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

毕业论文 阅读(1.55W)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

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 篇1

【摘要】生态文化与环保意识

一、文化、文明与生态环境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演进而。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延续性的基础。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区域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从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看,文化是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是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发展和创造出来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把文化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每个文化阶段的标志是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密切相关的。如在人类文化的低级蒙昧社会阶段,人类生活在原始的生态环境中,依靠野果为生……文明社会始于表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由此可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与改造同步的。在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产生和发展了文化。因此,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无一不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因素,也无不打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

总体看,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并以此成为特定文化的主要特征。其中,自然文化是人类进入社会生活时的第一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人类的祖先在自然文化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就是原始的图腾文化。人们崇拜动植物、山、水、风、雨等自然现象,视其为神的化身。因为当时的人类十分脆弱,居住区域有限,对自然一无所知,根本没有能力改造自然,只能被动适应自然,这也就决定了原始的文化只能是自然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居住区域逐步扩大,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加深。生态环境的差异和人类适应能力的增强,使自然文化的差异逐渐增大,导致文化发展的随机涨落与分异,使人类社会从部落向民族形态逐渐演化,从而奠定了民族文化的基石。民族文化的产生,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出现,使民族文化渐趋成熟,形成了绚丽多彩、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灿烂的篇章。科学文化植根于自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和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加强,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相互融合,兼容并蓄,产生了更加绚丽多彩的先进的人类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二、文化与文明的生态学涵义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文化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由于人类具有明显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作为生物的人,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在体质形态及生理、生态等特征方面出现了差异的人群。作为社会的人,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并以此成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人类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人类具有文化。人类通过文化的传授和知识的共享,一代又一代地传递,这就是文化的生态适应性。由于文化的进化而导致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由于有了文化,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文明是指某一地域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生态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生态环境。环境与文化的协同进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但如果某一文化的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就会引起生态危机、资源耗竭等,当人类最终无法用文化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时,必将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三、对人类文明兴衰的反思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进程:“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今天,人类已经践踏了自身赖以生存和的大片土地,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从一处移向另一处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1.巴比伦文明的衰落。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下游,即美索不达米亚,现今的伊拉克建立了域邦,这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年。使用文字的同时,苏美尔人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浇灌了土地,而且防止了洪水。巨大的灌溉工程网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使数百万的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去从事、贸易或文化活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巴比伦文明。

然而,经过1500多年的繁荣后,到公元前4世纪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却衰落了。如今在当年古巴比伦城池的废墟上,除了荒漠和盐碱地,再也找不到当年古文明的恢弘气势。究竟什么是导致巴比伦文明消失的生态学原因呢?

巴比伦文明从人类利用水——灌溉开始,以不合理的灌溉所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和灌溉渠道淤积的严重后果而告终。苏美尔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上地中海气候冬季倾盆大雨的冲刷,使河道和灌溉渠道的淤积不断增加,人们不得不反复清除淤泥,甚至重新挖掘新的渠道,尔后又无奈地将其放弃,这样的不良循环,使得人们越来越难将水引到田中。与此同时,由于苏美尔人只知道灌溉,不懂得排盐,其结果使美索不达米亚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披上一层厚而白的盐结壳,正如当时的文字记载的“earthturnedwhite”。土地的恶化,使美索不达米亚葱绿的原野渐渐枯黄了,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恶化,使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统”濒于崩溃,并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历次朝代的更迭,都没能恢复土地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状况,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永远地沦为一个人口稀少的穷乡僻壤。如今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已是满目荒凉,只有沙漠、盐渍化土地。

2.玛雅文明的消亡。中美洲低地丛林的玛雅文明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500年。其后到公元前450年,人口一直在稳定地增长,聚居地的面积和建筑结构的复杂度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其文明的成就反映在他们对宇宙的认识程度,城市、建筑的设计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方面。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后来却突然消失了。第一个鼎盛时期的玛雅文明大约在公元900年时神秘消失;第二个鼎盛时期出现于两个世纪以后,在原地址以北250km,也在十五、十六世纪前后突然消失了。

从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来看,早期玛雅文明的基础,据估计,是一种“swiddenagriculture”系统,即每年12月至来年3月的旱季用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在雨季来临之前用火烧,然后种植玉米和大豆,秋季收获。开垦的土地在使用几年后,因肥力下降和难以清除的杂草侵入而被撂荒。应该说,这种农业系统在热带地区非常适宜,生产力也很稳定。但因废弃的土地必须等到地力恢复,丛林再生后才能再次使用,这段时间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长。所以,大片的土地只能维持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然而据考古证实,当时整个玛雅低地丛林中生活的人口最高接近500万,如此庞大的人口对其生存的土地来说,显然不可能依靠“swiddenagriculture”系统来维持。据最近考古发现,后期玛雅社会已经产生了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治理上:在坡地,清理丛林后,土地被垒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地采取网格状的排水沟,不仅可以排除洪水,而且可以利用沟中的淤泥来抬高地表。当时玛雅人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大豆、棉花、可可等。但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侵蚀非常严重,在这种地区,一旦森林覆被破坏,土壤也就随之流失了。而农业用地、木材及燃料的需求,使森林消失不可避免;与之相关的是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高,造成低地和沟渠的淤塞,地下水面抬高。此外,土壤有机肥补充不足,环境及资源恶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公元800年食品生产开始下降,粮食短缺和战争频繁,导致高死亡率使人口锐减,城市逐渐变成废墟,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毁灭了。

3.撒哈拉文明的消亡。撒哈拉原来是生命的绿洲,那里曾是一片雨量充沛、河川涌流、溪涧潺潺、草木繁茂的千里沃野。那里曾有人类定居,并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石刻和岩画。这些石刻和岩画,以生动写实的风格,向后人描绘了5000年前撒哈拉水草丰美的草原环境。如今撒哈拉早已失去昔日的绿洲风采,成为满目凄凉的大沙漠。因为这块沃土原有的水分平衡遭到无情的破坏。滋润这块土地的“季风雨”发生了性的变迁,而人类烧荒林地、过度放牧等自毁家园行为,最终导致了沙漠的形成。现在,沙漠仍像死神一样以每年6km的速度吞噬着中非的沃土,那里的人们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破坏生态环境中水资源平衡,无节制地消耗森林、过度放牧,他们似乎未意识到,他们仍在继续撒哈拉的悲剧。

4.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可拉玛干沙漠南部,曾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那里早在新石器就出现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不少沙漠中的城郭和农田。此后,西域广大地区统一于汉朝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屯田,兴修水利。作为西域要道的丝绸之路南道所经楼兰、且末、精绝、渠勒、于田、莎车等地均有很发达的农业。到了唐代,农业更为发达,《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焉耆、龟兹、莎车、于田等地的农业盛况。古楼兰王国以楼兰绿洲为立国之本,历经数个世纪,曾经繁盛一时。而今天,沿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掠过,古代的大片良田已沦为流沙,古城废墟历历在目,曾经浩瀚的罗布泊已经干涸,楼兰等绿洲已沦为不毛之地,丝绸之路沿线古文明已湮灭于荒漠的吞噬下。

丝绸之路沿线古文明的消失,固然与气候变干、降雨量减少、冰川融水萎缩、河流断流、水系改道等因素的波动有关,但土地的过度开垦、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天然植被的破坏以及频繁的战争等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地盐渍化、水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这是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古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

四、人类文明中心变动的启示

人类,无论是古代人还是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如想保持相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势,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任何一个文明存在的基础,都在于一个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文明得以持久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了养育人类的土地的可持续性。

上述几个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被破坏了。这些古文明衰亡的教训表明,某一区域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该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的时空状态。在该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地域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展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缺乏进步与更新的动力时,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区域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换言之,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看,人类只有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 篇2

【摘要】就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应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总体”,而文化是指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历史进程来看,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决定人类文明的唯一原因,但却是影响人类文明,特别是古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明,产生了如古埃及文明、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印度和希腊文明等。但同时,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争文明的延续。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人类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力图说明,人类只有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类文明起源衰亡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关系

一、古人类文明起源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口的分布及文明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古代农耕的自然村落一般都分布于河流的两岸,河流成了古代文明的摇篮,这也形成了现在所谓的“大河文明”。

1.古巴比伦文明的起源

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之后的历史时间里,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在古巴比伦文化中,我们记住了一个地点—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所在地(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是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欧洲农业的摇篮。

2.华夏文明的起源

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期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多余,沿河两岸植被茂密,动物出没。先民们在物产丰富的沿河各地带开荒耕地,狩猎于林中,捕鱼在河里。7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河套人,都在这里栖息繁衍;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也都发源在黄河流域;这儿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如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在黄河流域孕育而形成的物质基础。

3.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非洲的古埃及文明是吸吮尼罗河乳汁长大的,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的尼罗河,水量充沛,每年都携带着大量的肥沃泥沙向北流入地中海,这使尼罗河下游两岸成为非洲最肥沃的土地,尼罗河三角洲成为埃及的粮仓。诞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象形文字,在对农田的灌溉,土地的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西方早期的数学,几何学,宏观壮丽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埃及医学都是文明的标志。

4.印度文明的起源

富庶的印度河-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摇篮。印度河发源与中国青藏高原山区,之后流入旁遮普平原。再向南冲击成肥沃的信德平原,恒河两岸的平原水量充足,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是人类栖息的乐园。在距今4000多年前,印度先民在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还与巴比伦文明有着贸易往来。

二、古人类文明衰亡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历史进程:“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今天,人类已经践踏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片土地,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从一处移向另一处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1.古巴比伦文明的衰亡

雄壮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像泥足的巨人一般,在经历了1500年的沧桑历程后,于公元前4世纪彻底坍塌,只留下大片的荒漠和盐碱地。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是一个秘密,而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人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雄伟的神庙和美轮美奂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入侵者的重新建都和人民的被迫迁移而坍塌。

2.楼兰古国的消失

楼兰古国的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边陲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楼兰的消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楼兰人盲目的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土壤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虽然楼兰人不分昼夜地引水缓解楼兰缺水的困境,但是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被废弃了。

3.玛雅文明的衰亡

有着4000多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并非起源于大河平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学者们曾作出多种设想,其中包括外族的征服、内战、原始农业的失败。最终比较可信的结论是人口过载造成的。在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上,过度开垦使森林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日益加剧。表土被冲入这个地区的河流湖泊,湖泊被淤泥填塞,耕地生产能力到最后几乎完全丧失,不仅食物严重匮乏,而且在旱季饮水也无法保证。于是,一个最早的世界文明宣告崩溃。

4.印度文明的衰落

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生态与环境,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可是,近代以来,森林的急剧破坏导致这个处于热带地区的文明古国的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不仅许多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而且水旱灾害连年不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不合理的灌溉又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化,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曼格拉大坝调节灌溉渠道中的水量,才遏制住土地荒漠化的势头,保障了农业的发展。

三、人类文明变动的启示

人类,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如想保持相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势,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的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任何一个文明社会存在的基础,都在于一个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文明得以持久延续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了养育人类的土地的可持续性。

上述几个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被破坏了。这些古文明衰亡的教训表明,某一区域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该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的时空状态。在该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地域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展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缺乏进步与更新的动力时,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区域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换言之,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古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今天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看,人类只有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人类文明变动原因个人观点

从古文明衰退和灭亡的历程来看,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前提是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律。无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还是人类文明的灭亡,大自然有着其不可抗畏的力量。从最近的日本大地震看来,人类在发展新科学技术的同时,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远远低于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因此,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对于环境破坏来讲,是不足的。文明的经久不衰与发展,依靠的不仅是一国历史政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只有当两者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因此,经济与环境两手抓,不但要强调时间的一致性,也要强调力度的一致性,更高一层的,保护环境应该是经济的发展的前提。只有当人类真正具备这样的风险精神时,人类社会才能越走越远,人类文明才能越来越繁荣,经济才能永恒发展。

当然,假如人类依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依然坚持着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观点,综合这两年的地震频发,海啸频袭的情况,我们可以下一个很大胆的结论:无论是蕾切尔·卡逊所描述的《寂静的春天》,还是玛雅人所预言的2012,都不只是个预言,而是一个即将来临的世纪,一个重写世界文明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周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1~59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27

[3]赵利屏.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重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于冰沁,王向荣.浅析古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9)

[5]李素清.对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6]姜春云.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N].中国河南环境人口资源网,2008,8

[7]周丽晓,王姗姗,刘小才.浅析文明古国的兴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