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浅谈物理课改中如何对待教材和学生

毕业论文 阅读(6.03K)
浅谈物理课改中如何对待教材和学生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教材也有了很多变化,以前的教材就算老师不教,学生自学也能学会,但现在的教材如果没用教师的领引,学生是学不会的。教学改革还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的学科特点,仔细研究教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充分地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心理素质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相关的课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
        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包括多方面的知识,不是单一的。但它们都有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实践为媒介的教学活动。根据这一学科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遵循知识特性,使学生学到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联系学生主体,使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实验实践操作的技能技巧和分析归纳能力。这对教师而言就要求甚高:要认真专研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适时地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打通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和体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内容生活化使教材不仅更适应学生心理需求,而且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讲述大气压强时,我们只能对课本上的内容作简单的介绍,不能给学生一些相关的现象,他们是不会对此太感兴趣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演示生活中的小实验和播放实验视频,并从微观上给学生以讲解,学生就对知识比较容易接受。也就是要在课程教学中既充分利用教材,又要有所拓展,不断引起矛盾,吸引学生去主动学习。
        二、让学生爱上物理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努力地激发学生对此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设计符合教学的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多侧面、多层次地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至培养他们能学好物理和能解决好问题的信心。
        首先是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事例和变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兴趣。比如,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尽量用实际操作或实物实例等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地更新观念,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多动脑筋,多多思考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顾及所有学生,因材施教。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从基础知识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一定的知识之后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能用其解释生活现象和改变一些不具备科学实际的愚昧和落后的装置,任何知识的获得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这一要求,教学实践过程中,仅仅“照本宣科”是不能满足教学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生活列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某部分知识后加以分析和解决,并能在其中获得一定的能力。
        比如压强一部分的知识,学习了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后,要让学生自己列举出生活中用其改变压强的事例,并能分辩他们的益和害。螺母下的垫圈,田埂上的木桩,骆驼和驴的踢以及沙漠和草地......并要求学生对有害的大小压强作相应的改变。
        再次,载着较多货物的载重车俩被陷入较为松软的泥路上,是为什么?到底该怎样解决?你解决的原理和依据是什么?或者,一俩空车在一个较滑的泥泞斜坡上不能上去,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解决?解决的依据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列举的事例,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渗透式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经常性的训练的背后学生会自觉的去留意生活,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至改进。
最后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列举一些科学家成才的例子,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让学生知道只要有意志,有恒心,有信心就什么困难都能战胜。让学生磨练自己的意志,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挑战未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