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毕业论文 阅读(2.98W)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文化的发展有继承、有创新。文化为精神之事物,故其继承与创新乃表现为一生命连续性中
的日新日化。反省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化状况,我们常常感到,其中“求实”的精神与“创新”的
意识似显过强。此源于文化阐释中“自我中心”的功利态度和所谓“客观研究”的认知性立场,
它伴随以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导致了一种历史意识的缺乏和文化上的断裂性。中国现代以来文化
发展中人文资源积累和建设性的不足,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文化本有很强的历史意识,有一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传统。通过经典的阐释以表达思
想,温故知新,乃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式。这个经典解释传统,实本自于孔子。孔
子于华夏文化,有一种极强的生命担当意识;而其对此文化之开新,却取一“述而不作”或以述
为作之态度。观孔子此“述作”之意,其核心即一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释原则。此
一文化阐释原则,就现代中国文化意识的现状言,似有其很特殊的现实意义。

《论语·述而篇》记孔子的话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谓“传
旧”,“作”谓“创始”。关于这“述”“作”之内容,旧注大致从两个角度来说,一说指礼
乐的创制;一说指六艺之事。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若从孔子整个思想来看,我以为这“述而不
作,信而好古”八字,实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文化关怀,其视野在整个文化,包括上述二说之内容
但不局限于此。同时,“述作”这一角度,又体现着一种文化阐释的意义。西方一些人文学者用
“连续性”和“突破性”两个概念来表征中西方在文明起源上的不同特征,这个“连续性”与
“生命存在的整体性”的观念相关。可以说,“生命整体的连续性”,既表现了孔子强调文化
之历史继承性的文化意识,同时亦表达了他对文化阐释的一种原则性要求。

孔子此语,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述作与好古。我们先来谈“述而不作”。

孔子的时代,周室衰微,礼乐诗书废缺。孔子为振起华夏文明,上下搜讨,对三代历史文化
典籍进行过一番整理删修的工作。其于文献上的表现,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六经”。孔子以
六艺教人。六艺即六经。孔子于《诗》、《书》、《礼》、《乐》所做的是搜讨、编辑、整理、
删修的工作,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孔子之“论次《诗》、《书》,修起《礼》、《乐》”。【5】
这是“述”,不是“作”。

《易》与《春秋》,在孔子所传六经中地位有所不同。《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
《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弟子三千,
“身通六艺者”仅七十有二人,说明《易》与《春秋》在孔门为高深一等的教典。孔子特别注重
《易》和《春秋》,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6】又
说:“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7】可知孔子对二书用力之勤,寄托之深。孔子晚年
尤其重视《周易》,对之作了深入的研究。《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
《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帛书《易传·要
篇》:“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都说明了这一点。

后人讲孔子于《易》和《春秋》是“作”。不过,这个“作”,不同于今人所谓的著作之
“作”。《春秋》本为鲁史,孔子因之以表达其政治伦理思想。《孟子·离娄下》:“晋之
《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
则丘窃取之矣。’”《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