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浅谈“网页制作”在中职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毕业论文 阅读(2.54W)
浅谈“网页制作”在中职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针对“网页制作”作为一门市场急需的应用性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改革进行了论述,主要分析了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上实践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 网页制作 教学改革 实践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沟通平台。因此,“网页制作”作为Internet应用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各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但很多中职毕业生在网页制作上水平还只是停留在很低的层面上,再加上用人单位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他们很难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本人认为,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课时不足,使学生实际掌握能力无法提高;教学内容跟不上现有技术发展,使学生不能符合市场需求。因此,本人经过不断地思考、探究、尝试和调整,觉得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这门课程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改革
        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就业,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了解社会对网页制作技术的需求和标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经过调研,企业的要求着重归纳为以下四点:
        1、具有团队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2、能熟练使用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等相关工具,熟悉JSP等编程语言。
        3、熟悉网站建设流程及构架。
        4、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如配色和排版方面。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课时改革
        由于中职教育的特色在于实践性强,同时根据市场对实操能力的偏重需求,因此,要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动手操作能力,则要加大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基本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1∶2的比例设置。比如说尽量缩短对制作网页的Dreamweaver软件的演示教学时间,并尽量在机房里进行同步多媒体教授,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立即动手实践教授内容,实现对知识巩固的及时性。
        三、教学内容改革
        跟进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将最新的技术融入传统的基础教学中,才能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模块,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比如流行的DIV+CSS构架网页、精美细致的纯Flash网页。
        除了教授制作网页的主要软件外,还可以增添配套的选修课程,如《色彩的搭配》、《排版的技巧》、《数据库的应用》、《JSP编程语言》等,从而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并加深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接轨。
        四、教学方法改革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要将教学内容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再将教学内容层层推进,逐步加深。 
        例如在教学之初,抛开课本上大段的理论文字,收集网上的经典案例和往届学生成功的作业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这些作品,并对比自己的作品,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分析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报纸、杂志上的专题资料作为素材,并参照报纸、杂志上现成的排版进行设计网站。久而久之,学生通过研究优秀网页,进行分析思考,会形成自己的网页设计习惯。这样不仅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独立思考,不过分依赖老师,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加强实践教学。此时,可以采取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贴近生活实际需要的项目,如个人博客、BBS留言板等一些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网站系统项目,然后将每个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项目任务,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目标,一步一步地消化、吸收教学内容,从而分解并降低其教学难度。如我们可将其分成:如何为网页设置合适的背景,如何插入背景音乐,如何实现公告栏功能,如何设计下拉菜单,如何设置搜索功能,如何实现漂浮的小通告,如何实现用户登录等。
        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尝试、探索、沟通,以及教师和同学的互助,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而且可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
        3、组队设计建站,提高学生的合作性和竞争性
        为培养学生的协作技巧和沟通能力,使其今后在社会上能有良好的竞争基础,教师可以拟定专题网站,然后把学生按实际情况分小组进行设计并建立网站,要求组内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是获得了成功;可在小组间引入竞赛机制,来评定最终实现的成果。
        使用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帮助,利用团队的力量带动其共同进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