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浅谈口语交际课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训练策略

毕业论文 阅读(1.97W)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言谈举止、表情达意、临场应变、待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而且能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教学中,设置口语交际课也是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浅谈口语交际课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训练策略

口语交际课与传统的听说训练课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备三个特征:互动性、情境性、交际性。它将"听""说"合并为同一系列,明确口语交际的任务是“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更突出了语境设置的重要性与人际交往的重要内涵。

在实际的教学中,口语交际课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别看平时学生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完,可是,一到口语交际课上,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的思想时,他们往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从何下口。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小伙伴、老师、父母进行交流时,一般都是自自然然,无拘无束的,但一到口语交际课上,危襟正座,却举止失措。担心自己说话不当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话就被同学嗤笑等,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小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发表言论的场地,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学生说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缺乏自信。

许多学生不敢说话、说不好话的原因来自心理因素。恐惧是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恐惧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自卑,一是由于过度自尊。自卑是一种惟恐被轻视和排斥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使之不能轻松自如地说话;自尊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内心虚弱,在众人面前怕说不好会被人瞧不起。

重视少数学生,忽视多数。人的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表达能力强,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他就愿意参与,从而提高表达水平,形成表达技巧。而另一部分人,除了有自身的原因外,与老师也有较大关系,正因为他们表现的不好,所以老师少表扬、不表扬、甚至讽刺挖苦,以至于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最终导致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差。久而久之,班级内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口语交际课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这也是造成多数学生口语交际课上形成心理障碍的原因。

针对以上成因,笔者认为只有采取一定的训练策略,才能消除口语交际课堂上小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改革课堂教学,激活交际气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会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激活交际气氛,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真正“活”起来。

 1、走出课堂,让学生“活”起来。

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而改变课堂环境,领学生走出教室,便可以使学生始终情趣盎然,产生畅所欲言的交际冲动。如口语交际《我来做导游》,就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情景,比如:介绍校园一角;学校活动室等。这“活”的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2、自由交际,让课堂“动”起来。

全班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交际对象进行交际,激活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交际活动推向高潮。如教学《客人到我家》,让学生们离开自己的座位,在全班范围内寻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进行交际,邀请对方到自己家中来。又如教学《讨价还价》,让学生现场自由组合,有的扮演小商贩,有的扮演顾客,通过自由交际,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都得到全部释放,在充满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共同参与,建立和谐伙伴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这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所以,老师应不以权威者自居,将自己视做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全身心地融进交际活动中,与学生同说、同演、同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小伙伴,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敢想、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如教学《介绍自己》,教师可走下讲台,与他们同起同坐,一起欢呼,一起喝采。整堂课在这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所营造的宽松氛围中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感情相融,心里距离近,就容易使教育对象形成“接受”的心理态势,容易与教育者产生心理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由于教师的投入,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得学生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灵感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被擦燃。

三、自信,使学生敢说 。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意志、能力、气质、个性等特点的肯定态度,是认知过程的动力系统,能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活”起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便显得尤为重要。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的重要心理因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受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不敢进行交际。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唤醒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如教学《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手抄报》,如果发现学生拿着自己的报纸不敢参加交际,就鼓励他:“你画的也不错呀!老师多么喜欢你的画呀,真想更多地了解它,快给我们说说你的画吧,我们都等不及了。”这样,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打开话匣,积极地参与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