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谈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教学

毕业论文 阅读(5.36K)
谈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教学
摘要:中等专业学校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现行会计教育不能很好适应。灵活的课堂讲授、注重会计实验和强化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会计教学;能力培养;会计实验;案例教学  
  
  随着近年来各种层次会计教育的大幅度扩张,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中等专业学校会计教育要找准定位,在适应市场需求上下工夫。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工作经验和安全性。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理论课程来完成,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会计教育必须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大功夫,要让学生在尚未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会计核算。而。实战演习”与“强化训练”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让每位同学接触各种经济业务,充当各种业务角色,培养其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素质。因此,会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尤为重要。
  
  一、当前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偏重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很多学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十几门会计课程,理论课程完成了,实际操作课课时数很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2 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3 传统的会计教育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
  4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但缺乏实践经验。
  
  二、课堂上需采用灵活的教法
  
  直观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由不懂到懂。会计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专业技能上来,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尽量”。
  1 讲授的内容尽量做到精讲。财务会计教学内容范围较广,在讲授时尽量把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难点内容尽量分配较多的课时,讲解时力求做到逻辑关系清晰,使学生容易听懂又便于记忆。针对一些实际业务问题,要组织学生讨论。精简教学内容,增加课外活动时间,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造了条件。
  2 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实际工作的模拟资料。如在讲授存货内容时,由于存货的收、发、存等计价方法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把事先印好的模拟原始单据、增值税发票、材料收料单、材料领料单及多栏式明细账发给学生,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学生用这些原始单据,根据业务内容,首先填制原始单据,然后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一方面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课程理论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获得实践知识。
  3 尽量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尽量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通过提问和设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一些课堂质疑和解答。有目的的对整个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对一些难懂和关键问题进行质疑和解答。在讲课必要的时候,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和设问。能使松散的课堂气氛变得严肃,会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通过质疑和答疑,达到了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