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必要性研究

毕业论文 阅读(2.87W)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必要性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必要性研究

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必要性研究 篇1

论文摘要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现状以及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各种合作类型必要性的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

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大学生

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是现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起步晚,其培养方式大多是以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为主,辅以一些培训课程。这两类课程在国内多数高校中都是由图书馆员独立授课的,在课程设计上针对性不够强,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教学的效果不理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一般都与院系教师合作,一方面通过教师将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带入到专业课程中去,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在设计信息素养课程时,也积极与教师合作,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件,实现通用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向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转变。

其次,单一图书馆资源有限,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时缺乏资源共享意识,致使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多数高校馆只是将本馆课件以PPT等形式在主页上发布,内容不过是数据库介绍、简单的培训讲义和检索课程讲义,这些资源一般未经专门挑选整理,良莠不齐。而发达国家往往采取馆际合作以及与其他机构合作培养的方式,以便最大限度的共建共享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而资源共享不仅包括网络资源本身,也包括师资和软硬件设备。其中常见的方式是各馆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合作开发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有助于普遍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水平。

2.必要性分析

2.1 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信息素养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能否有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大学生自身没有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大意义,认为图书馆没有必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对象没有这方面的信息需求,那么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施教者图书馆员和大学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信息素养层次水平,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开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2.2 教师与图书馆员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图书馆员与学院教师的合作是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图书馆员与学院教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施教者,教育的内容上具有互补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要图书馆员和学院教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国外的实践经验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科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合作关系决定这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陈旧,多数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都是由图书馆独立负责的,缺乏与院系教师的沟通合作,在教学的内容上与专业知识脱钩,缺乏针对性,因此信息素养培养的参与者们对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态度和认识显得尤其的重要。

2.3 教师专业课讲授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必要性

在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员历来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力量,但是专业教师依然有责任在其课堂上讲授专业信息的获取途径、检索技能等。教师在专业课上,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学生更易接受,在提高信息素养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专业学习应用。

2.4 图书馆与校外社会机构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单靠图书馆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活动,需要与校外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财力、人力和技术的支持,现今国内绝大部分图书馆还无法达到,因此与其它单位的合作显得尤其的重要。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者们大多已经意识到,网络环境下成功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层次水平,除了积极与院系教师的合作、得到校内领导部门的支持、集中图书馆界同仁的整体力量外,还必须借助于社会上的力量,寻找技术、人才、实践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如今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购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库使用培训问题,数据库商应该是对自己产品最熟悉的人,因此图书馆有必要请他们到学校进行培训讲座,还可以与其合作开发特色数据库等。与软件公司等机构的合作,是由于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的合作教育需要大量计算机技术、硬软件的支持,因此图书馆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共同建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2.5 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成立专门共享联盟的必要性

由于图书馆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长久以来图书馆界一直提倡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成立了许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目前图书馆资源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合作是“金”、共享是“银”、网络是“王”。而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一种,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的联盟,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还没有真正实施起来,这不利于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然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比如“信息素养国家论坛”、“德克萨斯信息素养教育指南”等。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参与者们应该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业必须走上共建共享的道路,高校图书馆系统内共享、高校图书馆系统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和科研图书馆系统等共享、与其他系统单位共享,总而言之,这种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共享应积极做到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全方位共享。

2.6 高校图书馆承担发起人和支撑者的必要性

由于经费、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美国高校图书馆一直是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主要发起人及支撑者。在国内图书馆界,较之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在人才、技术、科研、经费等方面也一直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合作培养方面承担起发起人和支撑者的责任。部分图书馆员还提出高校图书馆虽然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毕竟有限,其它系统的图书馆在享受优惠的同时必须要尽到应该的义务,要注意权益平衡。

3.建议

3.1 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和培训

各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宣传与培训,将信息素养课程列为必修课。高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成立独立的信息素养指导中心,协调校内图书馆员与教师共同开设信息素养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纠正部分学生、图书馆和教师对信息素养教育认识的误区,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不能把文献检索课等同于信息素养教育,要加快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特别是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不能仅仅偏向于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教育,要注重其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伦理的培养。

3.2 注重图书馆员和院系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图书馆员最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知识的掌握,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直接负责信息素养培养的图书馆员其信息素养相关知识比较落后,教学方式陈旧,很难跟上世界上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而不负责这块的图书馆员对信息素养比较陌生,对其所在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关心不够。教师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施教者,其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因此必须加大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应该组织针对院系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班,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3.3 应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特别是其中数字资源的建设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用户的需求,对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建设不够重视,特别是其中数字资源的建设。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老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其网站上以PPT文件、Word文档或PDF文件形式发布一些数据库的介绍,而且这部分的内容在数量比较单薄、质量上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各院校图书馆应加大此部分建设的经费比例,购买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寻求与其它单位合作。

3.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应走合作的道路

就教学模式而言,图书馆除了加强与院系教师的合作外,还得与相关的计算机研究所、网络教学中心等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资源建设而言,应该积极与其他院校共建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功效;就人才而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急需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就目前国内各院校图书馆而言严重缺乏此类技术人员,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员在国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对图书馆员的认识有误,因此图书馆必须与其他一切可以联合的单位合作。合作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必选之道。

3.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

网络提供了信息素养合作培养的平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合作主要是指在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关的所有方面进行合作,包括资源、师资、软硬件等等;多层次合作主要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全国、区域、行业、校际等方面形成多层次的合作;多形式主要是指图书馆员与院系、网络教育中心、社会机构等的合作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合作设计课程、共同建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所等等。在上一节中对学生、图书馆员和教师的问卷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的信息素养参与者都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图书馆应积极与院系、其它图书馆、数据库商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合作。

3.6 高校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发起人和主要支撑者的责任

在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历来是图书馆的责任。现今我们亟待解决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的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合作,那么高校图书馆就应该也必须主动站出来发起和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南京地区绝大部分图书馆员已经意识到与教师合作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也必须牢记大学生信息素养主要是图书馆员的责任,在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地与院系教师联系、交流。在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学科馆员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起学科馆员,以原有的联系为基础发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合作培养。

试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合作培养必要性研究 篇2

论文摘要: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它是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从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论文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能 素质教育 大学图书馆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资源的激增与信息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能力,才能自由地搜集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大学图书馆既是重要的信息源,同时也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他们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整体概念,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的内涵通常被认为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素质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终生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信息资源的确定,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信息智慧和信息道德,即对信息本身理论和不良信息的态度等。我认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文化素质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保障。

2.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2.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及其信息活动的能动反映,是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信息的感知程度,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原动力,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利用和评价素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表达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对特定的信息有敏感的心理反应。图书馆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透过普通的事物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初露端倪的事情中认识它蕴含的丰富内容。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种对有用信息的快速捕捉和对潜在问题的超前预见能力提高信息意识的认识基础。此外,信息意识的提高还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如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程度,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能力的大小及事业心的强弱等都是影响信息意识的重要因素。

2.2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人们猎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与分析能力,以及信息交流传播能力等。利用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浏览器等获取网上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组成新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行信息创新,从而产生新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部分。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和自觉实践培养信息能力,可以增强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挖掘、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利用网络信息的效率和效益。

2.3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在网络信息活动过程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利用者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信息法律与法规等。在学生中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进行,使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合理使用与开发信息,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道德品质,在其利用掌握的信息手段参与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开发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的诸如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社会问题。

2.4网络知识教育

网络知识主要是指以特网为主的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工作原理、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和标准等。随着数字图书馆这种新型的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出现,图书馆有义务教育学生了解虚拟馆藏的发展形式及信息资源内容,如虚拟馆藏的知识组织,信息存取与利用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就能快速、有效、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3.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普通得不够。在高校,除信息专业或相关专业外,一般专业学生只是从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中得到部分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教育。虽然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但对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类型,信息与知识情报的关系,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大致表现为:

(1)信息意识不够强。据某大学凋查统计,60%多的学生对提供信息的系统(信息源)不了解,了解的只占32%左右。这说明大学生不太重视信息的来源,而实质是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较淡薄。

(2)信息能力较薄弱。比如,获取信息最佳渠道方面,近45%的学生选择了报刊,通过如互联网CD—ROM、数据库等渠道获取信息的不足50%。这说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数停留在印刷体文献上,这与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数字化或网络化极不协调。

(3)利用网络资源有限。90%上网的大学生上网是进行收发、聊天、娱乐等浅层次应用,而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以解决学习、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却不多。笔者曾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71%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5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检索本专业信息资源。此外,大学生对图书馆利用情况不堪理想。大学生把图书馆当作情报信息重要场所的人比较多,不少学生到图书馆找书不会检索,为了简单方便,干脆到阅览室,而且大数学生是阅览休闲刊物。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大学信息素养能力欠缺。为此,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且刻不容缓。

4.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加强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努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信息技能。大学生通过有效利用图书馆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从图书馆这个信息源中获取信息、知识来形成对某一知识领域或某一课题的系统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呼吸、选择和综合的独立研究能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是决定适应信息社会与否的标准。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信息能力是进行终身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必备条件。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往往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择业机会。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踏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阶梯,使学生终身学习过中程受益匪浅。

4.1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培养其信息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图书馆入门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图书馆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对图书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许多大学图书馆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设备,不仅引进了光盘、数据库,开通了光盘检索系统的校园网络服务,还建立了国内外联机检索系统,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网络信息资源,他们的信息意识也随之有所提高。

4.2搞好信息检索课程教育,提高学生信息能力。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能,是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检索课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处理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与技巧。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可千人一面。对大多数专业来说,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一般比较成熟,因而低年级学生对图书馆等信息源的利用明显少于高年级学生,此时安排如何使用图书馆方面的教育比较适宜;对高年级学生,则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索引等方面的教学更为恰当。不断改进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重点是外文检索工具查询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理论与方法,情报分析与研究等。把开启网络信息资源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强化其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应达到授之以渔之功效,使学生能够在无需信息中介的帮助下,独立就特定问题选择信息源、检索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估与高效利用。在网络信时代,大学生接受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于运用知识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能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其运用理论创新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中心优势,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研究与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更直接的体验,同时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有关信息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对提高他们的专业研究水平有辅助作用。在开展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同时,侧重他们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能够从细微处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开发信息思维,从而促进对信息的接受与反馈效率,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达到强化信息素养教育之功效。

4.4馆员自身信息素养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信息生产与传播趋于服从商业诱导,再加上客观信息存在的无序性,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他们就会寻求信息集合与整理工作者——图书馆员的帮助。图书馆员致力于架设“信息拥有者”与“信息匮乏者”之间的桥梁,并为用户服务。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信息筛选、转化与知识整合能力是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是实施专业知识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更优化。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现实信息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信息行为及效率,将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大学图书在网络环境下担当信息素养教育者,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图书馆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培养和提高他们利用这个蕴藏丰富信息资源的兴趣和信息意识,还能对他们的信息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