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机制

毕业论文 阅读(1.66W)

市场风险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带来的风险。企业往往会因订单的减少而裁减实习学生,使实习不能按预先安排进行,这样会打乱学校事先做好的教学工作安排,使学校有负于对学生的承诺。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之论文范文。

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机制

摘要:文章针对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构建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基于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原则、校企深度合作内容,以及校企深度合作保证措施,并从这三方面对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总结了机制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升本;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引言

所谓中职教育也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其任务主要就是对各个行业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对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而言,其属于两个不同层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两者均属于必不可少的部分,就当前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而言,中职升本就是对中职学生进行继续教育,从而对高端技能人才进行培养,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落实过程中也属于必然需求,因此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就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学科而言,在当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等相关方面虽然已经得到重大成果,然而,随着当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对于土木工程师也具有更高要求,所以应当将传统教育理念及培养模式转变,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积极融合各个方面内容,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对技能型土木工程人才进行合理培养,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致力于各种工程建设。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本科教学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能够实现其目标的.一中基本途径。

一、校企深度合作原则

(一)以学校为主导及监督原则

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当依据正规企业实际情况严格进行设计,可将正规企业管理引入,然而在该过程中应当注意将学校作为主导,学校应当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在该模式实际实施过程中,若将企业作为主导,则可能导致的结果即是只重视盈利水平,而对人才培养忽略。

(二)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原则

校企双方只有深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使其对更多实际项目进行锻炼,才能够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得以深度参与,同时能够保证学校教师具有更多机会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积极参与。一方面而言,可对教师进行锻炼,另一方面而言,可使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参与,这样一来,可使学生、教师及企业实现共赢。

(三)校企互利,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首先,对于校企合作而言,其要保证在真实社会生产实践中参与,由于企业参与其中,必须要注意遵循市场化原则;其次,只有在市场中参与,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真正融入,从而对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及职业素质进行更好培养;最后,在保证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企业及学校均获得效益,从而促进学校及企业之间长期稳定合作。

二、校企深度合作内容

(一)对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

在当前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优化,将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起来,即“教学-实践-能力”模式,在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7学期的学生就业实习之外,增设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安排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到工程施工、设计、管理等企业实习,通过认识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等相关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专业企业有所了解,对企业内部实践知识进行学习,对企业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对企业生活进行亲身体验,这对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十分有利,并提高学习理论知识兴趣以及培养爱岗位敬业精神。

(二)中职升本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开发

在建设专业课程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使教学及生产两者实现同步,使就业与实习实现同步。在课程教学计划以及实训标准制定过程中,学校及企业双方应当共同参与。对于基础理论课程及专业理论课程而言,应当安排学校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生产实习、认知实习以及就业实习应当安排企业进行负责。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校企共同将教学计划制定。在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实际制定过程中,应当保证企业及学校双方公共参与,尽可能保证与时代及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校企双方应当共同深入分析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及素质,分析其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并且对其进行归纳,最终形成四个方面能力,即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形成与职业拓展能力。依据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对当前课程体系进行充分构建。通过进行充分建设,对于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而言,其应当具备明显的工学结合特征。第二步:阶段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按学期分为认识大学、角色定位、自我提升、初入职场准备阶梯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采用阶段式、模块化教学。第三步:职业化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专业教材建设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