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论文 阅读(2.65W)

摘要: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转变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与发展,由原来的对毕业生“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赋予了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自主权。我国高校自1998年扩招起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同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诸如过分注重工作待遇,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毁约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也影响国家和社会长远、健康的发展。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根源分析
  第一,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观念落后。不少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时过分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在就业地域、待遇等方面要求过多,对发达地区趋之若鹜,对落后地区则退避三舍,向往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对基层单位、私营企业不感兴趣,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目前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仍坚持“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希望一次性就业、理想就业,不愿接受市场的选择,把自己所学专业当成固定的择业目标,择业范围过于狭小。
  第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定位模糊。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个性、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评价。高校有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或者盲目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消极悲观,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不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敢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大学生自我认知的不足导致了他们的职业定位模糊,在择业时缺乏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有的毕业生简历一投就是几十份,这种做法往往是劳而无功。对于自我认知清晰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会结合自身情况、所学专业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投简历并对用人单位及其工作岗位进行充分了解,以增加就业的成功率。
  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出现择业心理障碍。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熟悉校园生活的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再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完全性,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滞后,各种心理障碍诸如焦虑心理、挫折心理、矛盾心理、盲从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等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其中焦虑与挫折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希望一蹴而就,害怕失败。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一心希望通过就业替家庭分担经济压力,一旦他们择业受挫,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和焦虑心理,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第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出现就业诚信危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但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一些大学生不是从提高自身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用一些虚假材料包装自己,假造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和考试成绩,杜撰子虚乌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干部履历等;部分大学生不能严肃对待就业合同,在和用人单位签约后随意毁约,这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大学生的整体诚信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