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小学教学管理优秀论文范本

毕业论文 阅读(1.83W)

【摘要】

小学教学管理优秀论文范本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有的认为从课堂教学设计出发,有的认为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的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的认为采取师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而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入手。课堂教学秩序,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制,这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任务,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关注;课堂教学;秩序;有效

【正文】

随着课改浪潮的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倡导“开放性、自由性”,于是乎,为了追求所谓的“民主性”与“主体性”,课堂上,老师们不再管纪律,不再强调纪律,任由学生想什么就干什么、说什么。老师们把“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视为“有效、生动、活跃课堂教学”的绊脚石而作为废物扔进了垃圾堆。一时间,课堂上乱哄哄的,教室里空前热闹,呈现出“众语喧哗、百家争鸣”的局面。放任自流的小组讨论,没有实效的合作探究,华丽花哨的课件设计,这些都充斥着所谓的“优质课”全过程,也成了上公开课老师争相追捧,视之为“经典”之笔!课堂上,学生可以随便下座位来回走动;回答问题时,学生可以大呼小叫,想站就站,想坐就坐,想说就说。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人同时站起来抢着回答问题。让谁先说呢?老师为此还要颇费口舌地协调一番。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了问题的本身。学生一心想的是自己要快点起来抢着发言,至于前面的同学讲了什么,他们哪些对,哪些误,已全然不顾、无心注意。可想而知,即使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得了发言的机会,发言的质量也实在不敢恭维。在这热闹之中,他们目之所及的是放纵,是散乱,是“真活跃假热闹”,是既无效又失效。由于没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作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大打折扣。试想,如此混乱的课堂秩序,教师还有兴趣讲课吗?学生还能听得进去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呼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我们教师该怎样对课堂教学秩序实施管理呢?

一、建立必要课堂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一个约束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场所,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课堂规范(常规)。理想的课堂首先应是有序的课堂,有新的活力课堂规范做约束,发言有序、合作有序、纪律有序。为此,我们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秩序。如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往往只能保持十来分钟,建立一些简单有效地、维持课堂秩序的口令是非常必要的,如“一二三──坐端正!”“亮眼睛──看黑板!”“小小手,要平放;小小身,要坐正!”“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这些富于儿童化、口语化的规则、口令,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不错的效果。中高年级的学生,眼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如我常用这样的提示语“做人要抬头,看人要正视!”“说话要清楚,眼睛要看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不要关上窗户!”“看人看眼,看眼看心!”……这些提示语不仅温馨,有警示作用,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经常去用眼神关注“溜号”的学生,用眼神示意,并对他们说:“你们的眼睛会说话,不信,你们用眼睛看我,我就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想说什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他们能分辨出老师的不同眼神:有赞许的、发愁的、生气的、不满的.等等。师生间有了一种默契,学生学会了用眼神和老师进行交流,课堂纪律也好了,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眼睛就能跟随教学目标,他的心思才不会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相机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随时都有突发事件的产生。如果对课堂秩序的预设不够,一旦出现混乱局面而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教师就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曾看见一位教学不错的教师,借一年级一个班上课,开始课堂很有秩序。当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漂亮学具时,有序的课堂被打乱了。学生一动起手来,就只顾自己的活动,有的忙着向伙伴炫耀自己的东西,有的把学具这里敲敲、那里打打,有的还拿着学具互相学着电视里的镜头“比武”……这时,教室里变得热闹非凡。面对这个突发事件,年轻教师束手无策,后边预设的内容无法进行,课堂完全失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类似的突发事件,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某个教学环节的出现,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教师可采取哪些方法应对。预设好解决的办法,课堂就会很从容。如果缺少这方面的预设或预设不到位,教师唯有冷静下来,迅速思考对策,采取果断措施,或表扬,或用儿歌,或用课间游戏,或别出心裁的音响……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某些突发事件,处理得当,还可以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曾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谈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她正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突然,一只小燕子闯进了教室,在教室的天花板飞来飞去。顷刻之间,学生们被这突然造访者吸引住了,一片嘈杂,学生无心再听课,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小燕子身上,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燕子的一举一动,任凭老师使尽浑身解数也无能为力。情急之下,教师灵机一动,把书本放下,一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学生听到这美妙而动听的歌声,也跟着唱了起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歌声动听。唱完歌曲后,老师要学生认真观察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再写下来。正因教师的灵机一动,把阅读课改为及即景写作,让学生看燕子、说燕子、写燕子。面对这种偶发事件,教师处理得当,将不利因素华为有利因素,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