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媒体和散文共成长

毕业论文 阅读(5.75K)
媒体和散文共成长
    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大众传媒的催生是关键因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流行一种“极通俗的杂志文体”,这一杂志文体的译介与创作,主要由论语派期刊推动,进而影响到很多期刊,最终成为孤岛与沦陷时期上海的重要文体。
    一、论语派期刊对“杂志文”的理论倡导“杂志文”一词是英文“MagazineArticle”的汉译,其实质是一种媒体文体。报刊杂志是其存在的唯一载体。中国杂志文是随着晚清、“五四”报刊的产生而出现的。20年代鸳鸯蝴蝶派期刊载有大量杂志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阶层的需要。正式将这类“杂作”命名为“杂志文”一词的,是30年代的论语派期刊。论语派主将林语堂创办《论语》,在30年代文坛刮起一股幽默风。于1934年创刊的《人间世》半月刊,在《发刊词》中指出“人间世之创刊,专为登载小品文而设。”在林语堂看来,当时中国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要么“有益无味”,要么“有味无益”。要改变这两种不良倾向,“非走西洋杂志之路不可”。《人间世》从第15期起辟“西洋杂志文”栏目,“杂志文”一词被正式提出,这一文体也由此得以专门的提倡。林语堂以自身在文坛的地位,将京海派等各方作家汇聚在《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上,这些名作家及学者型作家的文化修养与审美趣味,决定了这些期刊充满高雅的文学气息,抒写个人情怀的文人散文更是占了显耀位置。但要想使一种文体迅速为人所注意并取得发展,就需要有专门的媒体为其呐喊。杂志文这种本身产生自报刊的文体,离开报刊这些大众媒体更是失去了产生的可能性。对此,林语堂亦认识到:“非另办杂志,专译西洋杂志文字,不足以见中西杂志文字与内容相差之巨,而为将来中国杂志开一路径。”(林语堂:《西风发刊词》)。于是,专门译介与创作杂志文的论语派期刊《西风》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二、译介杂志文:现代媒体凸显杂志文体特色《西风》月刊的编辑为黄嘉德、黄嘉音兄弟,林语堂为顾问编辑。《西风》创办的目的,在其杂志封面上写得很清楚:“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林语堂在《西风》发刊词中进一步解释该刊的创刊意义。延续《人间世》时期的看法,论语派因不满于中国传统杂志文章的千篇一律、了无生趣、取材狭窄、文风严肃的特性,于是大力提倡杂志文体,并以翻译西洋杂志文为范本,来凸显这一文体自身的特色。作为《西风》编辑的黄嘉德与黄嘉音兄弟对西洋杂志文早就感兴趣。在论语派杂志《宇宙风》与《人间世》时期,他们就大量译介西洋杂志文。在《宇宙风》第20期的《谈杂志文》中,他们说:“西洋杂志文以个人笔调见称,作者每每能以亲切真挚的态度,很坦白地说出胸中的话,……此种有情思有活力有个性的文章读来令人觉得淋漓痛快,兴味深浓,好像跟久别重逢的知友谈天说地一样,又舒服,又畅快。”黄氏兄弟与林语堂编辑《西风》就是想“能够稍微转移国内杂志界的风气。”《西风》译介的杂志文最明显的特点是题材丰富。1937年11月,《西风》第13期周年纪念号上,老舍写了《西风周岁纪念》一文予以祝贺:“西风的好处是,据我看,杂而新。它上自世界大事,下至猫狗的寿数,故杂,杂乃有趣。”对于西洋人生之甘苦,风俗之变迁,家庭之生活,社会之黑幕等主流刊物“不屑谈亦不能谈”的内容都有译介,编者希望“从此可更亲切认识西洋文化之真面目。”①《西风》设置近30个栏目翻译西洋杂志文,内容包括各个领域。“有益”、“有味”是译介选择的重要价值取向。论语派期刊的译介活动,从题材到审美情趣等诸方面,为中国杂志文写作做出了引导与示范,改变了中国的“文人之文”的艰涩与疏离人生,并使这一文体得到普及。    三、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媒体与杂志文体的审美选择论语派期刊从多方面推动杂志文体的繁荣。除了理论上的大力倡导,译介活动的具体示范,论语派期刊还为杂志文写作提供实验室。《西风》一边大量译介西洋杂志文,一边大力倡导杂志文体写作。《西风》注重重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西风》在译介“西洋杂志文约三百篇”之后,推出系列征文活动,目的是“希望读者人人都写文章”,以实现“提倡西洋杂志文体”的'愿望,“企图在我国杂志界灌进一些新力量”。征文的主要特点以杂见胜:内容杂、作者杂、体式杂。《西风》的作者许多是非专业文人,有医生、抗日战士、远征军、抗战中从事间谍活动的人员、舞女等各行各业的人员。体式自由,通讯、游记、日记、信函、序文等体式不一而足。取材丰富向来是论语派最看重的特点:“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自然、科学、医学、历史、教育、战争、家庭、各地风土人情、写人记事等等,杂志文讲究的“杂”而“有味”基本得以贯彻。当时的评论界认为“《西风》取材丰富,文体活泼,范围广大,为中国杂开一新纪元。”(《大路报》);“我们读来有如读LivingAge或Reader’sDigest的感觉,觉得其材料选择的丰富得当。”(《华美晚报》副刊,达君书报介绍)。
    四、上海报刊:杂志文写作的实验基地林慧文在《现代散文的道路》一文中指出,“七七”以后,“在内地流行着的是具有战斗性质的报告和通信;在上海,则西洋杂志文最占势力;而北方,散文却整个笼罩在随笔和小品文两种形式之下”②。文章指出西洋杂志文是40年代上海报刊的重要文类。当时上海的刊物或多或少受到论语派期刊成功运作的影响与启示,有些刊物的编辑与作者即是论语派成员,或经常在论语派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者。黄嘉音时期的《申报》副刊《自由谈》,也注重杂志文的提倡。黄嘉音强调“西洋杂志文”的好处:“内容充实,言必有物,不敷衍,不塞则,而格调之活泼,有如良朋好友促膝谈心一样,趣味尽然”。(《怎样谈?》1月9日)“外国不但读者多,而且写文章也不限于文人。……他们文章材料的范围较为广泛,趣味也较为浓厚。”(《大家都来谈》1月11日)编者对杂志文的态度都与《西风》相似。创刊于1943年10月的《天地》,没有专栏译介西洋杂志文,但编辑冯和仪(苏青)的编辑理念和选取稿件的标准与林语堂等人有相似之处:“天地之大,固无物不可谈者,只要你谈得有味道耳。”(《天地》1943年创刊号。)苏青强调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可以叙述,可以议论,可以夹叙夹议;文体严肃亦可,活泼亦可,但希望严肃勿失之呆板,活泼勿流于油腔滑调而已。”③《天地》的许多作者都在《人间世》、《宇宙风》上发表过文章,苏青本人也是两个刊物的作者之一。苏青的评稿也以西洋杂志文体为标准,她曾称赞《谈癖好》一文“尤饶有西洋杂志文风味,描写栩栩有生气。”(“编辑后记”,《天地》第20期)称赞张爱玲的《公寓生活记趣》“饶有风趣”,《道路以目》“尤逼近西洋杂志文格调,耐人寻味。”(“编者的话”,《天地》第3期)此外,《西洋文学》、《古今》、《文史》、《天地》、《杂志》、《万象》、《春秋》、《万岁》、《小天地》、《东西月刊》等期刊,亦多登载杂志文,并与《人间世》、《宇宙风》、《西风》的审美取向相似。这些刊物反对“道学面孔”、“八股先生”。强调内容生动丰富、用笔亲切自然、贴近大众生活,杂志文因此得以在沦陷时期的上海生存并发展,最终造成了“上海的翻译西洋的杂志文,又不是一种纯文学的散文,却有占领了整个文学散文领域的样子。”④40年代的政治文化环境,意味着大众自由言说的公共空间的缺失。以论语派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努力为市民读者开辟言说空间,而最能体现市民人生观、审美观的杂志文体,遂成了特殊时代的选择,这对当代传媒也是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