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毕业论文 阅读(1.77W)

摘要:钢琴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相互间存在一些差异,所以不能固定一种方法去教学,必须把握好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样就会使教师的头脑更为灵活,教学手段就会更加高明,教学过程的准确度会把握得更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易于接受,学习进度也会得到提高。

研究钢琴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关键词:钢琴 教材 技术 方法 共性 个性
  
  一、教材使用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演奏乐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学习钢琴的人数也日渐增多。作为钢琴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经过在实践中的反复总结,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共性的系列类型。目前,通常在钢琴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从初级到高级可分为四个类型:手指练习类(包括音阶、琶音等练习);巴赫(复调)类;练习曲类(拜厄、车尔尼等);中外名曲类。这四大类是每个钢琴教师必须使用的教材范畴,在这个框架下,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些不同情况来安排不同的教材。
  在钢琴教学中必须根椐不同的年龄、能力,根据不同的音乐素质及条件,灵活科学地组合选用教材。钢琴教学从学习者年龄来划分,可分为幼儿、儿童、少年、成人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学琴者来说,不能简单地使用同样的教材,采取生搬硬套和齐步走的方法。如我国目前对幼儿和儿童的钢琴启蒙教学,入门阶段有些教师使用我国创编的《钢琴初级教材》等,但多数教师普遍采用汤普森教材。汤普森教材又分为大汤、小汤两类,小汤的难易程度较大汤又要浅一些。有的教师对于幼儿和儿童一律使用小汤,其实,对于能力较强、音乐素质好的儿童可以直接采用大汤。一般的儿童就是使用小汤也不要每条都弹,要有目的的选弹,然后应很快过渡到大汤,少年也可直接采用大汤。拜厄教程也是初级阶段普遍使用的教材,对于幼儿和儿童以及少年都是属于必用教材,但对于成人而言,则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弹完拜厄的每课练习,而是应根据成人的能力、音乐素质等来选用。能力、素质好的学生,在掌握了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后,如音阶、琶音等,就可直接选用类似车尔尼599的教材。还须注意,在练习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分为浏览性和重点性两类来练习。总之,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不能生硬地按一种教材模式进行教学,一刀切地使用一种教材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进而影响进度。
  教材的选用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也极为重要,师范院校的学生虽属成人类,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特殊性,钢琴水平参差不齐,还有的是从零学起,所以不能按一种教材模式去教学,如果说一个进校时已经能完整准确地弹奏乐曲《解放区的天》的学生,让其再从拜厄开始学习,结果可想而知毕业时的钢琴水平。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把握好教材使用方面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精心地为学生安排好不同的钢琴教材。
  
  二、钢琴技术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每首乐曲对于学生在技术难点及演奏要求上基本是相同的,但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技术却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手小的学生弹奏跳动较大的音程及八度双音和弦时就会感到难度较大,而手大的学生相对会轻松,对于织体、声部复杂的乐曲,多数学生在背谱弹奏时都会觉得比较困难,但是有些学生对此却感到很轻松,能力强的学生手指很容易做到独立跑动,能力差的学生则相反。所以,在学生的练琴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条件来安排所需的'练习,如手小的学生先练习分解八度,在选曲时不要选有过多的跳动大的音程和八度双音。背谱困难的学生则可以先背一些织体、声部较为简单的乐曲,即使是遇到织体、声部复杂的乐曲,也要教给他们一些背奏方法,如每次背一小段甚至一句,背熟后再继续背下一段或下一句,不能一次性背得太多,那样容易背错同时也背不牢,背出的乐曲是断断续续的。能力差的学生在练习快速跑动时,要叮嘱他们多练慢的,由慢逐渐加快,不能一开始就练习快速跑动,并且要注意保持手指的独立性,手腕手臂放松,不能用手腕手臂去死压,这样练琴,只能是越练越糟。总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给学生安排曲目,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技术练习,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过分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