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关于VMI策略的研究综述

毕业论文 阅读(2.55W)
关于VMI策略的研究综述

[摘 要] 指出了传统库存策略在供应链环境下暴露的弊端,分析了VMI策略提出的背景及条件,介绍了VMI策略的两个典型的应用层面,最后指出了实施VMI策略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 VMI策略 供应链 应用层面 必备条件
  
  一、传统库存策略在供应链环境下暴露的弊端
  传统库存控制策略虽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是从本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库存成本最低的优化管理,每个企业都独自运行,只负责自己的库存、生产、分销和采购等活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订单或现金形式反馈物流和信息流。图1为传统库存控制模式下供应链的运作状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分销商、零售商、顾客六个节点,共五个层次。
  而在如今供应链的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整体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将库存成本的负担转嫁给供应链中上游或下游的其它企业,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供应链节点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负担。在供应链环境下,传统库存管理策略暴露的问题主要包括三大类:供应链运作问题、信息问题、供应链战略规划问题。
  因此,如何突破传统库存控制策略的束缚,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VMI策略的提出
  供应链上存在着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的库存,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策略也应随不确定性的来源而发生变化。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客户价值,这就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活动同步进行,对库存管理职能进行必要的整合,以集中管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在此背景下,一些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便是其中一种。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在VMI策略下,各节点企业共同帮助供应商制定库存计划,要求供应商来参与管理客户的库存,供应商拥有和管理库存控制权,本质上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为单级库存管理问题。
  三、VMI策略的两个典型应用层面
  以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有两个典型的 VMI 应用层面:一个应用于供应链上游层面,即制造商与其供应商之间,被称为前端 VMI,与制造商的采购物流体系有关;另一个应用于供应链下游层面,即制造商(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被称为后端VMI,与制造商的销售物流体系有关(如图2所示)。
  四、实施VMI策略的必备条件
  1.目标的一致性
  VMI的顺利实施依赖于一个共同的平台,即供应链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在这个平台上,供应商和下游企业才能很好地实现集成与合作,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共同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