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的误区与审美实践

毕业论文 阅读(2.18W)

浦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杜晓华

(个案)

音乐欣赏教学的误区与审美实践

日期:1999年5月

学校:上海市某市重点中学

课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执教:该校音乐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专升本在读)

1999年5月,我应上海市教育督导室邀请,参加对上海市某重点中学进行为期三天的督导工作。其中我与原市教研室副主任陈仲良先生一起听了该校的高中音乐欣赏课。

执教教师开门见山,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学生似乎对老师的提问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老师非常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回答,在短暂的沉默以后,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于是,教师有声有色地完整的讲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两个问题:1、老师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2、时间已过了半小时,此时老师开始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主题上,接着教师介绍了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至此所剩时间不多,当老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已经接近下课。

思考题:

1、现在的高中生是否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2、除了在课堂上以不少时间来讲述《梁祝》的故事外,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3、在一所市重点高中的音乐课里听到的这节音乐欣赏课,该引发我们去思考哪些问题。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片面理解、乃至对音乐艺术其特征的错误理解,出现了各种各样有背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规律的现象,造成了教学效果较差,并产生不良后果:一是使学生失去了获得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的最佳启蒙时机,二是延误了学生音乐艺术实践能力最佳发展时期。由于音乐艺术学习有其本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错过了最佳启蒙时机和最佳发展时期,会造成一批原本爱好音乐的学生的终身遗憾。笔者在听了100节中小学不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后,(其中包括杭州、江阴、上海的浦东新区和其他区县)发现一部分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上已走入了误区,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言替代型。

“语言替代型” ,顾名思义即以语言替代音乐。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因为音响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尽管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它是诉之于流动的音响中,依靠于听觉来感受的特殊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看不见,尽管有人用色彩来引发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语义的(不是一种确定性的语言)音乐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产生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而音乐在流动的音响中以音的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 ,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和织体等表现手段、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言义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比较间接,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那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音乐欣赏教学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样就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

诚然,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都是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音响,但是,语言仍然不能替代音乐,教师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依据教学参考书来解释音乐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而音乐艺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