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学习迁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及对策

毕业论文 阅读(7.33K)

学习迁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及对策

词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运用词汇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两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牢固的词汇——意义网络的扩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为迁移而教”的原则。而“为迁移而教”的实质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以从教材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利于迁移。

5.1 教材的内容组织和呈现要有利于学习迁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中心材料,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材编写的质量、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尽管这个问题已引起了重视,但在目前的教材编排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有:教材的载体偏重印刷符号,直观性和生动性差;教学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取向,没有足够重视教学内容中的智力、能力和价值态度、动机、情感等因素,且内容过于理性化,和现实生活相差太远,枯燥无味;教材的编写主要从教师教的需要出发,用施教者的眼光处理教学内容,教材很难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用书(李秉德等主编,教学论:p177—178)。英语教材的编写除存在上述通病外,还有生词的复现率低,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松散,单元间的内容缺乏适当的重叠,这都不利于迁移的发生。就生词的复现率而言,我们特地查阅了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在第一单元要求听说读写的单词中任意挑出两个单词(computer,light)在随后的所有单元中发现computer只出现二次,light没有出现。Kachroo(1962)的研究发现,一个生词学生至少要连续遇到7次才能成功地记住,Saragi et .(1978)指出,不断地碰到一个生词16次后,学生才能自然地习得。(转引自王文宇,1998)可见,教材中的单词要有高的复现率才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掌握。
根据同化理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产生新知识,并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奥苏伯尔认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是人的认知组织的原则……教材的呈现在纵向上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由一般到具体、不断分化的原则,横向上应遵循融会贯通的原则,加强概念、原理和章节间的联系。“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符合人脑记忆和储存信息的规律。科学实验证明,大脑记忆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分类、选择和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储存在大脑里的词汇知识以命题的形式按相近性、对立性和相关性加以排列,在原有词汇基础上同化新信息、重组新旧信息,由此扩大词汇网络。单词所处的网络结构越大,组织关系越紧密,连接点或触发点越多,单词就记忆得越牢固,被回忆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教材在处理词汇特别是常用词汇方面,应贯彻学习迁移理论的原则,按主题组织词汇,围绕主题选择目标词汇,组成以主题为统摄的词汇网络;注意主题之间的联系和适当重叠,使先前学习为后继学习做准备。鉴于词汇和语境不可分割,任何词汇必须处在语境中才有具体意义,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体现的意义可能不同。因此,教材在材料的选择编排方面应做到融多样性、趣味性和地道性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输入材料。
5.2 词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促进学习迁移为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各个教学要素都必须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教师的“主导”并不等于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效果如何,最终还得从学生方面来检验,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围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迁移的发生而进行。
综观教学法的发展过程,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如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知识的重要性。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词汇、语法的讲解上,学生主要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来掌握一些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所用材料以文学作品为主,和现实生活有差距;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所以普遍缺乏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交际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培养出了大量语法知识扎实、翻译和阅读能力较强的人才。80年代流行的“交际法”,着重于交际能力的发展,使交际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忽略了词汇、语法和语篇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近年来,在外语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所谓任务型教学,即学生通过完成真实“任务”的方式学习和运用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这种教学理念是先进的,但它的应用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孙旭春,2004),目前很难大规模推广。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没有一种方法是十全十美的,几种方法并用可能效果会更好。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遵循各项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熊沐清,1994:64),按照迁移规律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1)重视基础知识,以重要材料为核心。一些能起组织作用的材料是联系全部学习材料的中心。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才能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到触类旁通,避免因材料相似而是非不分。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以此为组织材料将内容串联起来,并不断扩充知识,形成学习中大量的迁移。2)融会贯通,促进各种知识的联系。针对中国学生习得单词的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将学到的孤立的单词进行分类、组织;提供运用词汇的机会和条件;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由死记逐渐向灵活记忆转变。3)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概括能力。由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同化新知识的基础,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新事物。所以原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越能揭示新事物的实质,越有利于学生将新事物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从而促进迁移的发生。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词的发音、构词及词的搭配等,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并运用这些概括出来的结论去解决新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概括的习惯,在学习中自觉使用。
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元认知水平。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教法,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法。
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在知识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获取知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猎取知识;才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并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使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渐趋向丰富,促进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