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外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毕业论文 阅读(2.12W)

    论文关键词:文化教学 文化意识 目标方法

外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文化教学的误区,探讨了文化教学的目标和实施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强调了文化教学在外语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与文化是辩证的关系。Kramsch(1998)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使用语言表达一种共同经验;语言体现文化现实—通过语言创造经验,选择不同煤介赋予语言各种意义;语言象征文化现实—通过使用语言区分一个人的社会身分。拿开口说话为例,一个人开口说话之前,已经假定了自己的社会或文化角色,否则是无从开口的,因为他将不知道说什么和如何说。只是由于这一假定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思维中,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这一过程的发生。

    语言学习的研究证明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教授语言的同时避而不谈其所存在的文化,就如同教授毫无意义的符号,或者说是教授了学生附于了错误意义的符号。同样,缺乏文化洞察力和技能,再流利的外语学习者也可能误解他所听到的或读到的信息;交际的意图也可能被误解。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外语文化学习的过程。外语课堂上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授着,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它渗透在听、说、读、写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文化教学的误区

    一种观念认为语言仅仅是一种符号,通过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语言存在的社会语境的某些方面的学习就可习得。语言本质上(尽管不容易)是可译的。许多外语课堂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词、句、语法为主,从而导致学生对听读材料的理解会因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欠缺而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因此而不得体。教师和学生忽视了“一种语言语法系统的知识(语法能力)应该与其特定的文化理解知识(交际或文化能力)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