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心理学>成长心理>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式

成长心理 阅读(2.32W)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我们可以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做一些训练。那么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一些方法。

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式

一、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

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意识的绝好机会。

根据儿童期孩子的心身发展特点,可以进行如下训练:

  

1、配合感觉机能的迅速发展,全面丰富感觉刺激

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脑细胞开始的增殖主要涉及遗传因素,但早期感觉经验可以改变不受遗传控制的微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应经常抱婴儿出外,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听小鸟、动物的叫声、听人的谈话。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也可以听听早教磁带、音乐等。在婴儿的小床边挂置各种色彩鲜的吹塑玩具、汽球等(但不要离孩子眼睛太近,并要隔一段时间,换一些新的玩具),可以每天让孩子立姿看些美丽的图画、挂历或商场的厨窗、街上的广告等,并有声有色地给孩子讲解。让孩子面对面看着成人表情和口形与成人“交谈”。常使孩子品尝饭菜水果的不同味道、及时补充蛋、奶、水果汁、蔬菜汁、鱼、肉等。食前有意让孩子嗅到各种香味。多领孩子接受阳光沐浴、闻沁人心脾的花草芬芳、观自然的蓝天绿树、听鸟语虫鸣、触摸各种无危险的物质。对一岁内孩子在醒觉时,抱起他拍拍摇摇、轻轻抚摸他的皮肤。对会走以后的孩子,可以带他到没有危险的各种地方,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感知、扩大认识领域。

所有这些作法是为增加对各种刺激的感受,使机体有丰富的早期感觉经验,随着各种感觉机能的迅速成熟,使孩子学会通过各种感觉综合认识事物。这有助于将来对人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2、以言语训练为先导,促进智能的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婴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过程

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于儿童语言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苏联学者认为:对儿童越注意,儿童听到周围人的言语越多,第二信号系统方面的暂时联系发展得越快。因此父母要常与孩子讲话。一般是从婴儿3、4个月开始,教孩子发音、逐步增加到称呼、问候等各种单词,然后教一个名词(或代词)加一个动词的简单句,如“宝宝吃”、“小猫跑”等,再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慢慢增加难度。可以选儿童感兴趣又压韵的儿歌、小诗等教孩子。也可以讲小故事。可以利用“催眠记忆法”在孩子睡前的浅睡眠时期,缓缓输入与他生活相关的各种词汇。也可以在婴儿醒觉时让他看到大人的口型,慢慢引起孩子对谈话的兴趣。应该从开始就象孩子懂事那样与他常说话。但切忌说得太多、太难。避免孩子失去兴趣,甚至导致口吃。一个较早掌握语言的孩子,其思维活动和整个心智都会得到促进。

3、注意婴儿情绪和性格的培养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从胎内就逐步建立

这种依恋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如果2岁以内的孩子因母亲工作太忙或出国、调工作等原因没能建立起母子依恋,父母一定设法使其尽快弥补,如到3岁仍未建立这种依恋,就可能造成儿童情感或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障碍。另外,对婴儿充满好奇的“危险”举动或表现出的“不听话”,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恰当的引导。一定不要吓唬孩子;更不要打骂。对孩子不小心摔倒或擦破皮流血,家长都不要表现出紧张。可以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告诉他涂一点药水就会好的,以后多注意就行。这样孩子将来遇到其它困难挫折也不会惊慌、紧张。对婴儿学说话时偶尔接触到骂人等脏话,觉得说着好玩时,家长一定不要大惊小怪。可以严肃地告诉他这样不好,并很快转移孩子的注意,逐渐“淡化”。以免因父母的暴跳如雷,反而对孩子的这类不良行为形成了强化。

4、婴幼儿的学习形式是玩

专家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婴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尚未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又有极强的好奇心。这时只能通过发展较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思维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不断发展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事实上成人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也正是在积累了大量游戏经验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儿童教育家告诉我们:玩是儿童的天职。小时候没有充分玩过的孩子,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包括现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也被专家归因为:主要是都市化和小家庭的现代生活模式剥夺了孩子与同龄孩子一起下水、上树、玩沙子、和泥等接近自然的游戏才导致的。

因此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寓教于玩。当孩子有兴趣在户外摸爬追打的时候,可以引导或带领他们玩些有利于肢体双侧协调运动、锻炼平衡和灵活性的活动。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基本游戏及规则之后,尽可能放手让他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会有许多想象、创造。通过游戏,孩子能在自然的情况下充分发展智力,同时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相互谦让、学习共同遵守规则……,这些都是将来接触社会时必须掌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有充分的玩的机会,可以得到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各种训练。同时对预防某些心身障碍和心理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以成人的学习形式来教儿童,只能引起孩子对学习的逆反,导致不爱学习。

5、婴儿期的培训要与胎教衔接

现在已经有许多孩子经过胎教训练。因此生后的教育要注意与胎教的连续性问题。再好的胎教训练,如果没有出生后的不断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

对婴儿的早期教育同样要根据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及本体平衡觉的迅速发展,给予足够的相应刺激。如常听孩子在胎内已熟悉的胎教音乐。经常重复胎儿时的亲子对话内容,并不断更新内容。双手扶着孩子腋下助其跳起或做“散步”,以巩固“宫内散步”,可以使生后无意识的踏步,尽早转为皮层的、有意识的踏步行为。而这些如果不在孩子出生后不断强化,不久就会消退了。所以胎教的效果要巩固,不可能一劳永逸。但具体做时,父母也不必很紧张、很累。只要在带孩子玩时有目的的做就可以。

6、父母身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好象一架摄像机,把父母的言语都一一记录在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放映”出来。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主动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想让孩子将来豁达开朗,自己就不能斤斤计较、对人尖酸刻薄。要让孩子好学上进,自己先得做出榜样。心理咨询中常见有些来反应孩子紧张、焦虑的家长,表现得比孩子更加紧张。因此,对模仿力强、暗示性也高的幼儿进行早期培训,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包括互敬互爱、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言行一致、父母态度的一致、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积极进取、勤奋、热情等都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出表率。而父母互相猜疑、怨恨、吵架甚至离异,将给孩子的幼小心灵投下阴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7、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期的情感与婴儿期接近,具有易变性特点,不善于自己调节。但随年龄的增长,在幼儿晚期已经发展起一定的控制能力,并出现了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因此幼儿期的情感发展是随环境和教育发生着迅速改变的。他们喜欢看动画片、崇拜英雄、欣赏美的东西。这时候父母通过引起幼儿情感体验的事物因势利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稳定的情节。幼儿期也是人一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或父母的教育失误,都可能形成某些情节,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或造成一生的不幸。首先,父母会发现,3岁以后孩子就出现了独立的愿望,开始自行其事、心理学上称之“第一反抗期”。这时家长不可对孩子强行治“倔劲”,以免形成“逆反”。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实践。同时给予必要指导。在孩子因没经验或不小心弄错、弄坏了事情时,要给予宽慰,鼓励他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实践。当孩子受到挫折失败时,要及时表示理解和支持。比如孩子为同情接近一个没朋友的小孩而被其他孩子孤立时,要肯定他善良的同情心,同时教他一些方法,使之既不失老朋友,也结交新朋友。幼儿园的孩子有时还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区别,说话与事实不符。这时不要轻易说孩子“说瞎话”“撒谎”。那样有碍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有时孩子也会把别的孩子或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因为他们对所有制观念还没有明确的理解。出现这类事一定要及时教育,态度要平静、严肃,晓之以理。很快孩子就会明白道理。现在的独生子女智力水平一般都较高。但由于缺少同龄孩子的密切交往,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出去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积累交往经验。这对以后适应社会是极其重要的。

二、如何正确认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占儿童精神科门诊比例的第一位,达到60%以上。”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任委员郑毅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其中,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一类常见儿童精神疾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专家介绍,所谓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是指一类特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最多见的有多动症、抽动症、对立违抗行为、社交性焦虑、学习恐惧等,其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外伤或感染等所致大脑障碍)、心理因素、环境及社会因素。

“较高的发病率和过低的识别率表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专家说,许多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都会延伸至成年阶段,还可以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不利于个人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据他介绍,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家做过调查,让1100多例的青少年罪犯回忆在上学期间的情况,结果超过73%的人在上学期间曾被诊断为多动症。换言之,如果能够早期正确合理地诊断出多动症并给予合适的治疗,把冲动和攻击行为降到最低,可以大大降低青少年犯罪行为。

事实上,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认识不足。专家给出两组数据:国际上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很低,不到20%,中国可能会更低;而识别出来的20%里面也只有20%得到了合适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讲述了一个被长期误诊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病例。他曾经接诊过一个30多岁的女患者,在五六岁时出现过抽动、眨眼、摇头等问题,家长没有当成精神问题,而是带她看神经科、儿科和中医,还做了两次脑外科手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抽动得厉害时会出现强迫、骂人和自残自伤等激烈行为,甚至把自己的眼角膜打伤。由于患者成天喊叫、打砸东西、自残自伤,家人都不能跟她待在一个房间,最后没办法才找到精神科医生。在安定医院治疗两周后,患者自残自伤、打砸东西等症状就得到控制。“两周后来复查时,是妈妈陪她来的,特别向我们表示感谢,因为她妈妈已经多年没跟她待在一起了。”

“早早地给予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调整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和调控神经功能,提升执行功能,控制好情绪和行为,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愈后效果也非常好。”专家说,上述病例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加上父母和患者的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使病情得以改善。

为什么儿童心理行为障碍难以识别、诊断率低?郑毅解释,这里有认识上的两大误区:首先患者和家长没有将它当成客观疾病,仅当成一种毛病或者恶习。他提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和以前不一样,给家人或者环境带来持续的麻烦和痛苦,就应该考虑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

另外,有些家长知道这是疾病,却因为社会歧视或自我歧视而不敢正确就诊。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有歧视,而自我对精神疾病也有病耻感,即使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愿意去精神病院——这种社会歧视和自我歧视是识别率、就诊率低的最核心问题。”在美国儿童心理健康理念已经普及到学校和家庭,学校出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马上会转到专科医院就诊,这是我们亟待加强的地方。“郑毅说。

总之,通过专家对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案例介绍和分析,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认识儿童的这种精神疾病。

拓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一)新生儿

婴儿出生后除一般神经学或反射性行为(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尚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新生儿行为的质量,高度取决于婴儿当时所处的唤醒程度。一个完全正常的婴儿在出生后l-2小时一般可在安静的觉醒状态下度过较长的时间。从出生时起,小儿即有对客体发生视觉固定的能力,并能对客体的运动进行追视。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够视觉扫描,其中对人脸特别感兴趣。在以后的几天中,小儿以这种行为耗费的时间大约为一天的10%。

“适应反应”(Orienting response)是指婴儿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某些行为。当一新的刺激抵达听、视及其他感觉系统时,小儿会变得较为警觉,此时自发性运动受抑制,头可朝向刺激方向转动,并伴心率加快等生理方面的改变。当对这种刺激逐渐适应时,则心率减慢。如果又出现一个完全陌生的刺激时,心率又加速。但当这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则又发生了习惯性适应。

Brazelton把观察到的新生儿行为综合在一起,设计出一套新生儿行为评价量表。该量表从4个方面分析了新生儿的行为:①相互作用过程(视觉、警觉、安抚等);②动作过程(肌张力、动作的成熟、防御反应、口-手运动、一般活动水平、反射行为等);②生理调节(对亮光、铃声、格格声、针刺的习惯形成);④对刺激的反应(震颤、皮肤色泽变化、惊吓反应等)。这个行为量表可找出新生儿行为功能上的缺陷,评出正常行为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损伤、药物及其他干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并能预测小儿将来的发育和功能。目前在我国实行的简化的Brazelton新生儿行为量表也能较好地反映出新生儿的行为状态。

(二)婴儿期

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儿的社会心理(psychosocial)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最初3个月的婴儿,已可区分他们自己环境中的人和物。在新生儿期已可经常展现出不完整的笑脸,但充分发育的社会性笑脸一般在3—5个月时才表现出来。在8—12周尚无社会笑的婴儿,其发育潜力或环境体验的质量可能有严重的偏离现象。婴儿与母亲相依感情的建立,使婴儿学着整理自己的内部情况,并能传达信息,而母亲则试着领会这些信息并对此作出适度的应答,如安抚、情绪挫折时的适度耐受、延搁婴儿的满足感等。当母亲以一种鼓励、喜爱、值得信任的态度来养育小儿时,婴儿即有一种安全感。因此,教育者应对婴儿行为的应答要有一贯性和鼓励性。当缺乏母爱或当情绪发生变化而母亲未能及时地给予支持时,婴儿在自己的生活中常会感到适应困难,结果就会发生长期的畏缩、焦虑或敌意。

当婴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其关系变得比较复杂时,微笑作为社会交际中的媒介,遂之经常发生。4个月的婴儿当有愉快的社会接触时即可发生有声的笑,当这种愉快的场景被打断时,小儿可产生表情上的改变,如哭闹、烦躁等以表示愤怒和不快。4—7个月婴儿对社会接触的`情感件色彩有所增强,7个月时对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面部表情有反应;6个月末的正常婴儿常最先选择养育他的人,如果一个陌生人要把他从母亲怀中抱走,他会焦躁不安。相反,当小儿独自一人坐在一个陌生人身边时,小儿会接受这种新的社会接触而不反抗。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躁及对陌生人的惧怕情况取决于与主要养育者情感沟通的深度。

6.5个月婴儿能够反应地发出声音,8个月可叫“爸爸”、“妈妈”、“大大”等,8—9个月能留心自己名字的声音。1岁时除“爸、妈”这些词之外,已可利用少数几个词,并能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出他们已知道的一些物体的名字。

6—8个月婴儿与母亲分离时常表现出焦躁情绪,而母亲感到此期的孩子常有入睡困难,小儿在入睡之前总希望有人给予帮助、陪伴。当母亲离开房间而小儿烦闹时,用声音与其保持联系,也可使小儿愉快。9—10个月对母亲在近旁的依赖性已有所降低,部分原因是小儿自己已能够爬行。也是在这一时期,如果把引起小儿注意的物体用布盖住,小儿可主动地把布揭去,并把它抓住。这显然说明,看不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不可获得。在这一时期,躲猫猫往往成为一种愉快的游戏。

在1岁末,由于婴儿与母亲及其他养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功能的充分发育,小儿开始准备从依赖的姿态向着一个不依赖性的活动动作发展,以探查他周围更大世界。

(三)幼儿期

随着大脑皮质对所有器官调节的加强,大运动和手的精细运动有了发展,并减少了小儿活动的冲动性。但总的说来,在幼儿期抑制过程还很差,兴奋过程占优势,容易发生激动和疲劳,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在这一时期,小儿学会了独立行走的能力。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语言也将有了迅速的发展。

1-1.5岁或更晚些,主要是理解语言,其表现是:尚少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确切的意思、但能理解成人的言语。某些小儿尚经历一个难懂的语言阶段,其表现特点是能发出许多音调,呈断续性,但无意义。在此以后小儿可迅速获得词象并了解其意义。结果大部分小儿在2岁时可把3个词连接起来说。2—3岁小儿对简单句已能基本掌握,可用言语交谈,能陈述自己的年龄和性别,并喜欢发问。

2岁时小儿能模仿成人的动作,例如把物品放在抽屉里和书架上。此时小儿常单独玩要,并以实际操作物体为主要对象,至3岁,小儿在成人行动的影响下和言语的帮助下,其行动开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看到母亲喂自己吃东西。就会学着给布娃娃喂东西吃。小儿已可积极地与其他小儿一起玩耍。但是,这时的思维和想象力还很低,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而不能计划自己的行动或预见动作的后果。

3岁小儿已有了较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当接受成人爱护时,可产生愉快的体验,在受到责备和惩罚时,则有痛苦的体验。但在不正确的教养下、小儿也会产生嫉妒、怕羞、怕黑暗、爱发脾气等。总的说来,情绪带有不稳定性、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两、三岁小儿已初步具有可能为了较近的目的而克制或延迟自己的行动。小儿常常要求“自己来”,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是意志活动开始发展的标志,但这种意志活动能力很差,要较长时间控制自己约行动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此时的冲动性还是比较突出的。

(四)学龄前期

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大脑联络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更加迅速和精确。大脑皮质内部抑制过程得到发展,内抑制的发展使儿童有可能形成更复杂、更精细的暂时联系,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的事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但这时抑制的功能还比较差,过久地克制自己的行动或从事过分细致的作业常不能胜任。1个4—6岁的孩子可以担负思考、感觉和争取行动的能力、对未来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在游戏中可扮演父亲或母亲。在这一年龄对性别也有所了解,并且表现在所玩的游戏上。但小儿对未来的理解不完全、因此常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在家中或家外,父母-子女相互关系的改变可在小儿行为上留下担心、敌意、寻衅等,担心可表现为恶梦、害怕,严重者发生遗尿、吮拇指、并可出现语言及学习障碍等。

学龄前期 小儿第二信号系统有了进一步发展,儿童不仅可通过直接感知来认识事物,而且能通过词的描述、讲解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小儿不但能接受别人的语言指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言语能力 在该期随着实践活动、劳动及学习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表达能力还很差,常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到该期的末一阶段,在正确的教育下,连贯性语言才逐渐取得支配地位,这对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很重要。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期的后期,小儿已可多少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稳定性有所增强,而且开始发展社会性情感。这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五)学龄期

此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额叶的显著增大,大脑兴奋机能的加强,内抑制的发展,使小儿能够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已可使小儿从家中走向社会,在新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开始逐渐独立生活,并从新的环境中寻找新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尽管儿童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有了发展,但与青少年相比仍较差。过度兴奋易引起疲劳,过分抑制也会使小儿无法忍受,从而诱导出不必要的兴奋。从家中到学校,父母对小儿兴趣的变化往往十分关注,常给予很多的叮嘱和过多的限制。如果对这一早期问题处理不当,则会使小儿焦虑不安,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遭到破坏,其结果是,儿童对外界压力的调整将发生困难。

学龄儿童的全要任务是激发小儿的义务感、责任感以及如何付诸实施。这一期儿童的思维,逐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即具体形象性的成分还很大)。这一点在教育中应予注意,如果教育内容和方法不适于小儿的思维特点,则感到学习困难。一旦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往往会被激怒,这样小儿第一次有了失败感,从而表现出焦虑不安,消沉,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如果当小儿试图获得父母或教师的认同而未得到时,同样会造成情绪障碍;甚至使反社会行为得到发展。

(六)青春期

这一期大脑的功能有了显著发展,脑的联络神经纤维大量增加,脑细胞的分化机能达到了成人水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已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随着青春期的性发育,在兴趣、态度及动机等谙方面部有许多变化。

此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即有独立性,又有依附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小孩,“成人感”和独立性是少年心理上的独特现象,自尊心强,对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对父母或教师往往出现“反抗”的情绪和出现疏远成人的意图。在他们少年之间则易形成集团倾向,并常超出班级和学校的界限。少年与成人的关系越不协调,少年之间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也越大。这样的团伙一旦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就容易出现行为的社会偏离。

性的发育,使他们意识到两性的区别,朦胧地对异性好奇,产生了关心和接近异性的倾向。性发育强有力的动荡和改变着少年的心理内容和结构,而社会环境又制约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水平和行为方式,在异性面前羞涩、拘谨,而又常用爱美、出风头等招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

少年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并运用概念作出恰当地判断和进行合科逻辑的推理,但仍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特点。

冲动性是少年期的另一特点,他们容易发生强烈的情感,易动感情,易怒,认识上有片面性。这种情况常表现出蛮干现象。但随着自制力的增强,少年对自己和别人的个性品质及内心体验的评价逐渐增强,从而可以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在教师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下,道德意识逐渐增强,成为世界观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