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心理学>成长心理>

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耐撕的人

成长心理 阅读(1W)

在生活中,撕逼总是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耐撕的人呢?

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耐撕的人

问:经历了挫折之后,我不时会想如果小时候经历一些挫折教育,会不会面对挫败的时候,跟头就不会跌得那么惨烈?

本站:“挫折教育” 是被国内从事早教和教育工作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通过给孩子设计很困难的任务,让孩子体验到很多的失败,促进他们的成长。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是认为 “一个孩子从小体验过很多的失败,长大以后他抗击失败的能力就会变强,因为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遗憾的是,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看来,我认为这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是毫无根据的,而且十分荒谬。

一个人经历的失败数量,和他抵抗失败的能力,以及未来获得成功的能力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线性的因果关系。虽然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文艺作品中看到,主角在经历过一番挑战挫折之后,最终获得了伟大的成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恰恰是这些挑战和挫折,“制造”了他后来的成功。举个最简单的反例,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更多数量的人,在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的失败打击之后,就放弃、妥协,甚至荒废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就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多少人在经历了文革中央的重大苦难之后,就(不幸得)再也无法重拾他们年轻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了。

问:噢,这个还真不知道——感谢指正!我只是觉得虽然那一次挫折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但是终于走到山谷的另一端后,才觉得no pain no gain,成长良多。所以会思考这样的挫折经历如果来得更早一点,自己处理的能力是不是会更好,而不会被触发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

本站:嗯,首先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功能不同,高功能者往往有比较有优势的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高;同时,在另一个维度上,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或者说情商也高低不同。而高情商的定义中常包括的因素之一就是高抗挫折商,是指在面对一时的不顺利具有较好的调节能力,能够对失败进行反思和总结,继而在痛苦中获得成长。

对于高功能者而言,其中一部分人同时具备较高的情商/健康的心理能力,但也存在一部分低情商/调节能力较弱的人群。Annie你说的那种no pain no gain, 实际上是因为你具有从“痛苦中获得成长”的这种宝贵能力,是这种从挫折中学习的能力帮助了你,而不是挫折本身。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我们一般认为,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三岁以前)被照料得较好,在一个有爱的互动的环境下成长,那么这些孩子的一般心理健康能力就比较扎实,他们长大以后,对挫折也就具备了更好的忍受和抗击能力。

问:有意思。这里能再多说两句为什么吗?

本站:一个人对于挫折的耐受度,或对于未来的保持信心的心理基础,是在他1岁以下的时候就大体形成了的。简而言之,每当一个婴儿感受到饥饿,产生焦虑,哇哇大哭的时候,如果他总是能够得到及时哺乳和照顾,那么他的焦虑就会很快消失。反复如此,这个婴儿就会在内心中建立起 “这世界上所有糟糕的事情终将会过去,我总会好起来的”的基本信心。这就是,为何良好的母婴关系总是会被我们如此重视,反复强调。

到了3岁以后,许许多多的偶发因素,都会对孩子的这种抗挫折力产生影响作用。比如所在家庭对于挫折的一般态度、父母家人的榜样作用,中小学或青春期期间,身边是否有良好的模范人物(比如老师、邻居、亲友长辈),这些因素都会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方法下,对于孩子包括抗挫折力在内的人格特征起到影响作用。

问:我们的读者都是成年人了,即便不幸曾经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现在也只能谋求自我提升了。抗挫折商(Resilience)能否后天得到培养呢?如果我们当下的抗击能力较弱,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向高功能高情商的坐标轴右上角靠近呢?

本站:当然是可以自我提升的。如果真的6岁之后我们就完全定型,那么心理辅导这个职业也就不需要存在了。只不过,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基础性印刻,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我们后天发展的难易程度。

具体到成年人的心理自助能力,除去找心理专业辅导的情况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自己尝试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1) 找到身边你认可的具有榜样力量的人,在关系中成长。比如身边的朋友(知音)、工作中的领导(导师)。如果你发现他们身上有你向往的品质,多和他们交往,和他们一同工作生活,主动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他们请求帮助,获取温暖。一定的时间之后,你会逐渐发现自己变得和他/她们越来越像。有很多职场人士回忆自己的职场发展之路,常常会猛然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的很多方式方法、思维习惯上,都和某个很好的领路人(上司、前辈)相似。这不仅是有意识学习的结果,更多时候,也是因为我们的无意思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吸收了这些榜样的个人特质。

2) 积极的回溯,回想自己曾经的战胜挫折的正面经历,确定当时的自己是怎样度过难关的。虽然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经历的具体挫折可能很不相同,但是我们人类用来对抗困难的实际方法之间,其实都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比如对未来的信心、意志力、耐心、积极学习新技能、寻找他人的帮助、身边有人安慰、有一起努力的同路人、跟着一个很好的'向导,自嘲和自我安慰的能力等。

我们可以把所有这些,有利于我们度过难关的外界事物和内在品质,统统称为 “资源”。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一定经历过很多很多的挫折挑战,也都是战胜了这些困难一路活到今天的。这就完全可以说明,我们本身都已经具备了很多可以有效抗击挫折的心理能力,只不过原先我们很可能只是迷迷糊糊地坚持过来,并没有很清晰地从中 “看到”自己使用过哪些资源。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陪伴来访者在感觉“完全没有办法”的时刻,回头去他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他曾经使用过的有效资源,帮助他们在焦虑沮丧中 “看到” 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在今天的情况下重新使用这些资源。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使用这样方法来帮助自己,通过积极的回溯,把自己已有的心理能力确认下来,在未来面对挫折的时候,更加有意识地发掘和利用自己的这些潜能。

此外,看到你的提问,也让我联想到,在和挫折的接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胜利者,也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有一些事情,就是我们永远做不到或者特别难做到的。但是,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并不影响对自我的喜爱,能够依然觉得不完美的自己还是挺可爱的。这样的一个能力也是特别美好。工作中我们一直说,心理治疗从来不是要帮助大家成为超人,而是帮助大家当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却依然能够作为一个普通人把每天的生活过得美颠、美颠的。很想和大家分享这一点。

过度挫折教育的弊端?

过度的挫折教育,尤其是通过人为给孩子“制造”挫折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性,是一件南辕北辙的傻事,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其实,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我们成年人,生活的挫折无处不在。跑步没有小兰快,算数没有小红好,小白只和小黑玩不理我……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实打实的挫折,都需要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去面对、忍耐、坚持、控制、寻找方法解决,或者,学会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坦然接受。

正是因为外面的世界有这么多的挫折,所以家庭的温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宝贵。来自亲人的支持、鼓励、安慰,可以帮助我们在家中恢复气力,更好更快地重新出发,去面对外面的挑战和失败。有些父母误以为,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外面的世界,就把家庭内部搞得和外面一样冰冷,等于就是把孩子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没有家人”的境地。

如何帮助孩子拥有更高的挫折商?

1 家长自身对于挫折的高耐受性,是孩子最好的身边榜样。

同样是汽车轮胎漏气等待救援,有的家长气急败坏,有的家长只会低头玩手机,但也有家长可以趁机和孩子一起快乐地研究路边的植物,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草籽。

2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陪伴、指导和帮助。

只是要求孩子“要坚强”,不如去问问他究竟卡在哪里?孩子们的有些焦虑通过倾诉就可以自行消退,而另外一些焦虑则是因为他们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有的一年级的孩子拒绝去上学,是因为他害怕前排的孩子抢自己的橡皮,但是亲子关系不好的家长,很少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孩子会觉得跟你说了也没用,你只会要求我“不害怕”。

3 把坚持变成一种游戏。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需要一定是全程扳着脸进行。同样是爬山,孩子理解为全家人的一次外出度假,就要比明确告诉他“这是为了培养你的意志力”要好的多。学龄前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体验坚持的过程,而不需要被灌输一个坚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