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范文>读后感600字>

蜻蜓眼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600字 阅读(2.21W)

你们看过曹文轩老师的新作《蜻蜓眼》吗?那么你们看过之后知道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分享几篇蜻蜓眼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蜻蜓眼读后感大全

蜻蜓眼读后感一

曹文轩老师的新作《蜻蜓眼》讲述了上个世纪初的一段跨国恋情,渴望自由的爷爷抛下家业做了一名水手,在法国遇见奶奶并与她相爱,两人在法国定居、结婚、生儿育女。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奶奶毅然带着孩子们跟着思国心切的爷爷回到中国上海。他们一家人相依相伴,在战争、饥荒、贫瘠中艰难却又温馨地生活着。曹文轩老师的笔触温柔细腻,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甚至连当铺的伙计都被他赋予了鲜活的个性。但整篇小说最吸引我不是爷爷奶奶至死不渝的爱情、不是一家人风雨同舟的关怀体贴,而是曹文轩对奶奶奥莎妮“乡思”的描写。

思乡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不论古今中外,人们总是会在年轻时渴望离开自己熟悉的出生地,却又在一次次的漂泊中怀念起离开的地方,他们给这个萦绕于梦中不去的地方起名叫做“故乡”,在外的游子念到这个词就会泪流满面。《蜻蜓眼》中的奶奶奥莎妮放弃家乡和亲人,陪伴着爷爷和孩子们漂洋过海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奶奶带着孙女阿梅去看黄浦江,看海,看海那边的马赛。奶奶时常抚摸离开法国时母亲送她的小皮箱,并在阿梅带着箱子去夏令营时发了火。这一切的思念与生活的苦难不断纠缠,直到最后就如同琴弦再也忍受不了音符的拔高而忽然断裂那般,奶奶去世前在手心写下“我要回家”,这是这位优雅的女子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可以这样说,奶奶的一生是幸福的,她与爷爷相爱到了白头,遵守了对太爷爷的诺言,担起了抚养儿孙的重任;但她同时又是不幸的,一别故土几十载,再也没有机会看看故乡和亲人,只能年复一年地望着黄浦江,将一腔思念寄予大海。更令人悲伤的是,这份思乡之情在那个时代终究无法得到妥善的安放,她只会被埋葬在这块她生活了半辈子,给予过她幸福和苦难的异乡土地。

但这种思乡的感情并不意味着奶奶奥妮莎对跟随爷爷来到中国感到后悔,这种感情与她对这个家庭的爱、对这片曾经陌生而如今熟悉的土地的爱是不分上下的。奥莎妮思念家乡,但也同样积极生活,她没有因为无法见到亲人就消极处世,这份思念被她放在心底。她对家乡的思念如同一壶酒,不断经历岁月的`沉淀,在越发醇香的同时又因为无法见到天日而掺入了丝丝苦涩。

小说将奶奶对于家乡、对于过去的回忆通过插叙的手法穿插于文中,奶奶将她的家乡亲人、童年岁月、恋爱经历作为故事讲给孙女阿梅听,这种插叙手法的巧妙运用给文章增加了一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朦朦胧胧的忧愁,时空和视角在这里交织,看着过去,却活在当下。

思乡之情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它的思念目标基本上是固定的,但这种情感又是虚拟的,如何用一种笔触来描写触摸不到的情感?我国古代通常会借用“月亮”这一典型形象来寄托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的作品会通过在异地想象家乡的故人故景来间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例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在《蜻蜓眼》中,曹文轩老师将思乡这种虚拟的情感实体化,把它寄托在作品中出现的具体事物上,这种写法使得思乡之情更为具体,更充满感染力。这份寄托是奶奶的小皮箱,是爷爷为奶奶种下的那棵杏树,这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让奶奶“睹物思人”的。从小皮箱到杏树,则又是一次转变。小皮箱是奶奶的母亲在送别时给她的礼物,杏树则是爷爷为了缓解奶奶的思乡之情特意栽种的。小皮箱中装满了奶奶对家乡和童年的回忆,而杏树不仅仅是奶奶思念家乡的寄托物,也承载了爷爷对奶奶深沉的爱。这份爱伴随着奶奶对故乡的思念,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历经风雨,生生不息。

蜻蜓眼读后感二

我读过许多作家的书,如:“沈石溪、杨红樱、刘慈欣、刘同……”这些作者的书都令我印象深刻,但我最喜欢的还要属曹文轩了。

他的书我都很喜欢,像:“《草房子》、《单行街》、《青铜葵花》……”我都读过。但让我看完最感慨万千的便是那本书了,她叫《蜻蜓眼》,是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后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讲了上世纪30年代之后发生在上海、马赛、宜宾三个城市之间,中法结合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及遭遇。她以中法混血儿阿梅(主人公)——一个孩子的视角写的。体现了阿梅当时的天真、活泼、可爱。她的经历让我又伤感,又感动。

阿梅的奶奶对她很好。为了家庭的经济状况,阿梅的爸爸典当了已经是阿梅生活中一部分的钢琴。当奶奶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卖了从法国带来的耳环和项链,又赎回了阿梅的钢琴。阿梅看见后,又开心又感动。这事之后阿梅的钢琴弹得越来越好,奶奶也很高兴。

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很感动。阿梅的爷爷在蓝屋经济不是很好的条件下,为了阿梅的奶奶,转遍整个上海,当了自己心爱的手表,还被人误会打了一顿,只是为了给阿梅的奶奶买一瓶香水。还骗奶奶说自己不小心摔的。我想两位老人之间的爱情,真是情比金坚。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奶奶的爱始终没有改变。

这本书讲的不只有当时人们的落后和冲动,更多讲的是这个家庭的温馨、和谐、幸福。人类无法避免乱世的伤残,但人类更永远真是初心和童真。

看完后,我合上书,脑子里不禁又想到,那个画面:她和奶奶各举着一把红油纸伞,一大一小;雨大起来了,她们开始奔跑,一边奔跑,一边‘咯咯咯’地大笑……

蜻蜓眼读后感三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蜻蜓眼读后感。”所以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蜻蜓眼》。

蜻蜓眼是主人翁杜梅溪送给奥莎妮的结婚礼物,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这本书是以奥莎妮的孙女阿梅的角度来写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悲欢离合深深吸引着我,常常让我牵肠挂肚。

这本书主要讲:中国丝绸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国马赛遇到了法国女子奥莎妮,两人一见钟情、相爱、结合并生下了四个儿女。二战期间,杜梅溪携带法国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岁月流逝,奥莎妮从少女到老妇渐渐融入了中国的生活,她给这个家带来了湿润和优雅,然而她的异国血统在特殊年月中却成了这个家庭灾难的来源。

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打劫》这一节。主要讲,二战期间,在我们中国,许多上海人都变得“没脑子,”成天喊着“打倒”的口号,打倒那些他们认为是国际间谍的外国人,所以奥莎妮成了他们打倒的对象,他们认为奥莎妮是法国派来的间谍,三番五次去她家捣乱,对老年时期的杜梅溪和奥莎妮大吼大叫和殴打,杜梅溪的腿被打骨折了,也抢走了奥妮莎的宝贝——蜻蜓眼。

读完之后,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年老杜梅溪和奥莎妮会受到这种待遇呢?如果是现代社会,人们绝不会这样去对待老人,为什么在那个特殊年代,人们最起码的道德都没有了,变得麻木“没脑子?”所以长大后,我一定要去研究这段历史,因为写小说一般都会有创作背景,我要去发现这个背景。

读书使我变得越来越爱思考。最后,我推荐大家也来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