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文案>调研报告>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阅读(1.1W)

近年,随着我县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的代表人士。如何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发展经济、奉献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我们统战工作,特别是工商联工作必经认真研究的新题。最近,我县就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党的十五大以,我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有实力、能力强、素质好,有影响、有潜力、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涌现出。县工商联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中所肩负的光荣使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和新途径,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调研报告

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现状

近几年通过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努力,工商联的具体工作,现已建立乡镇商会6个,行业商会个,基层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初步建立了600多人组成的县乡(镇)两级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其中列入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有47人。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呈现五大特点:

1、中共党员比例相对较高,典型示范作用日益明显。在47名代表人士中,中共党员20人,比例为4%,表明中共党员这一群体中政治影响力较强。

2、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在47名代表人士中,最大年龄7岁,最小年龄岁,其中40岁以下的16人,占4%;41一0岁的26人,占%;0岁以上的11人,占11%;年龄结构形成梯次,表明这部分代表人士年富力强,既有丰富经验,又富有开创精神,对企业发展极为有利。

3、化结构基本合理,但女性所占比例偏低,占148%。47名代表人士中,大学化程度8人,占17%;大专以上化8人,占17%;中专(高中)化程度12人,占2%。

4、代表人士的企业有一定代表性。

目前,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已有2人担任县以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常执委。其中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人,县政协副主席1人,县工商联常执委42人。企业资产有所增幅,目前,在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中,0万元以下的29户,0一200万元的6户,200万元以上户,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2户。纳税额不断上升,42名代表人士的'企业,2008年度纳税在10——0万元以下的9家,纳税在0万元以上的家,最高一户纳税在200万元以上。在2008年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纳税户中”被安排为州、县政协委员的个体私营企业就有10家。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代表人士能依法经营、按纳税。

5、非公人士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4月2日,县内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由**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商会)、县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四部门联合举办的“立足特色,抢抓机遇,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论坛。并积极填写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科学发展意见和建议表,为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从以上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结构情况看,这支队伍在政治上有了一定先进性,在经济上有了一定代表性,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力。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1、把强化个体私营经济的主体意识作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是2000年以**县个体私营经济得长促发展,以下是2000年与2008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比数据:2000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406户,从业人员222人,注册资金1087万元;私营企业18户,投资者人数6人,雇用工人数208人,注册资金184万元。2008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27户,从业人员474人,注册资金471810万元;私营企业户,投资者人数1人,雇用工人数86人,注册资金769111万元。与2000相比,2008年分别增长了44%、4196%、8%、206%、17%、187%、6072%。二是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县私营科技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管理结构提高,企业产品档次、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我县的龙马公司、龙鑫公司、瑞利电子厂、毛南纺织厂等都属私营科技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我县私营企业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化,走科技兴企之路。之前,各企业在生产中注重产量,忽视质量,缺乏知名品牌。

现在,各企业在狠抓产量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努力打造自身品牌和形象,各行业产品质量在整体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名牌产品,如"龙马信扶水泥"、"贵州春茶第一壶"、"平里河四月桃"、"玉水松花皮蛋"等。三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2000年全县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81万元,2008年非公经济纳税总额为2774万元,比2000年增加19264万元。

二是积极回报社会。陈立地、陆龙军等非公经济人士及龙马水泥厂、瑞康蚕茧公司等企业纷纷为我县化教育、修桥修路扣资解囊。

三是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2008年我县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9人,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四是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使部分社会无业人员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促进了我县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

**县个体私营经济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取决于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抓的结果,实行县四家班子挂钩各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与企业老板交朋友,交心谈心,为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