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放假>

回民开斋节放假安排

放假 阅读(7.95K)

开斋节是回族的传统节日,在回历十月初举行。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回民开斋节放假安排,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回民开斋节放假安排

回民开斋节放假安排

6月24日至28日放假调休,共5天。7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回族开斋节时间

回历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为斋月,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在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开斋节也叫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尔德· 菲图尔”的音译,也是回族隆重的节日。回族有的称其为“大尔德”,也有称其为“小尔德”。

回族开斋节的由来

开斋节是回族的传统节日,在回历十月初举行。具体日期以斋月(回历九月)最后一天看新月(月牙)而定。如当天晚上见月,次日即是开斋日,由此而得名;如未见月,则往下顺延至见月为止,一般在三天以内即见月。开斋节期为三天。

回族开斋节的风俗

回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主体民族。回族的开斋节(希吉来历九月),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凡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酬报。因此,凡符合条件的回族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日期视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见月入斋,见月开斋。通常以两位最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阿訇宣布入斋(或开斋)。入斋当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师傅,要到邦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洗手、濑口,做饭封斋。

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德”。而突厥语系的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则认为古尔邦节(宰牲节)是最大的节日,所以在新疆,政府规定:古尔邦节穆斯林放假三天,非穆斯林放假一天;开斋节根据2011年12月9日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8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第174号政府令的相关规定,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放假一天。开斋节这天,回族群众各家各户都要缴纳开斋捐(每人2.4斤面粉或折合为现金)。目的是“扶贫济困,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美德,避免穆斯林中的贫苦人在节日沿街行乞,与贫苦人共享节日之欢乐。

回族开斋节节日会礼

开斋节在穆斯林国家通常是回历的10月1日,我国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按照我国农历10月1日举行的。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计算的,也就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伊斯兰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伊斯兰教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回族多用太阴年计算。(《回族》)

回族斋月介绍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我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回民则称为叫“小尔德”。它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回族为什么要封斋呢?相传,在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各地的回民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到墙头上或房屋顶上,有的站到眼界开阔的`地埂和渠坝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细心寻找月牙儿,见月牙儿就入斋。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实看见了,立刻向本坊阿訇报告,大家也都公认“见新月了”,可以入斋了。如遇到雾气茫茫、黑云翻滚、黄沙弥天等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绝大多数回族群众都是按照这个习惯办的。

但是,由于回族中的教派不同,门宦不同,加之回族又分散在全国各地,入斋的时间也不完全都是这样。有的地方回民主张自己亲自看见月牙儿才行,别人报告的不算;有的地方主张提前入斋。还有一些地方,他们不看新月,这就是老初一派、老初二派和老初三派。不论入斋和开斋的时间—样不一样,封斋都要够一个月,这是一致的。

入了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要求都要封斋,也叫把斋或闭斋。理智不清的、小孩儿、老弱有病的以及妇女月经期和产期都不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