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演讲稿>发言稿>

教学工作发言稿

发言稿 阅读(1.77W)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发言稿的机会越来越多,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发言稿会更加事半功倍。还是对发言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发言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工作发言稿

教学工作发言稿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就教学工作方面谈谈我的经验体会。实习这一个多月来,我受益匪浅。我很感激我们组的指导教师赖华强老师以及南雄中学原任语文教师雷斌老师,还有我那三个支持和鼓励我的组员。今天,能走上这里作一番发言,我更是感到受宠若惊。但愿我在实习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能在我今天的讲话中再次重现,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那里有我奋斗的身影以及我走过的一串串足迹……

初次登上“为人师”的讲台,难免会很紧张。为了将那份紧张感降到最低,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备课中,我认真听取原任老师的意见,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听课、评课中,我很庆幸我遇上了几个团结友爱的组员,我们做好周到合理的计划安排,在短短的五天见习中,我们几乎听完了整个高一级原任语文教师的课。听完课后,认真作好评课记录,与原任语文教师交换意见并从中汲取经验。我们四个组员之间团结合作,时常探讨相关的问题,积极试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试教的成功给了我们以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课堂,去面对我的第一节授课。我的第一节课的成功是集体的力量在支持和鼓励着我,我感谢我的组员们!

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我自身的努力。因为努力,我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教学体会,今天,我能有如此多的感悟走上这里来发言,我相信这已经足以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从小就有要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一到实习基地,我就特别兴奋,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份热情与责任。我上的第一节课《霞》(哲理散文)上得比较成功,可以说为我上后来的课打下了一块“招牌”,第二天被原任老师邀请去重点班上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两个不同知识水平层次的班级之间在上课过程中的差距。在普通班讲授的知识是比较基础而易懂的,而在重点班里就得讲得深奥一些。

我很注重学生在上课时的一种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灵感。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保持着一股激情,我也相信我的激情能感染学生,而事实证明,我确实做到了。从我走上讲台喊“上课”到结尾喊“下课”,我一直用我激昂的教学口语感染着学生。另外,我上课还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不仅要讲授课文中的知识,还适当地讲授一些人生道理,鼓励和引导学生朝正确的人生目标前进。上每一节课前,我都精心设计。在上《霞》的时候,我是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夕阳红》以及《夕阳红》这首歌曲同时导入新课,并自己演唱了几句,当然,那歌词是被我改过了的,但与我讲课的内容大有关联。

对于哲理散文,我采用设问的方式引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一些哲理性的道理可以让学生用歌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课时的最后,我会送上我的祝福,也是一些我自己写的振奋人心的话语。如此下来,整堂课的氛围都是积极而活跃的。在上古诗文《离骚》的时候,我采用讲故事和一些幽默语句的方式讲授课文,使学生打破学古文很痛苦的思想和心态。而在上《汉魏晋诗三首》时,我就把古诗翻译成现代文,当堂点学生上来朗诵和表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参与的时间。

我们组本来按计划只上一个班的课,庆幸遇上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我的第一节课的成功,给我以及我们组员到重点班去继续上课打开了一条通道,得到了原任语文老师的充分肯定。原任语文老师对我的肯定和信任,给了我可以自由施展的空间,我更加自信,更有动力去上好我的每一节课。每一节课我都精心准备,好好设计。在普通班上完一节课后,再到重点班去上时,我就可以脱离教案讲课了,在台上应对自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到的问题,我在上课前已经在头脑中预演了一遍。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中,我总共上了16节课,应该是整个实习队中上得最多的。听课、评课次数达45次。

我记得我在即将离开南雄中学结束实习生涯的时候,我们组的原任语文老师对我说了一句特别有鼓动性的话让我感到很欣慰。他说我是一个最容易进入角色的实习生。确实,我把我满腔的热情以及身为人师的责任感投入到了教学中,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学生也很喜欢我上的课,喜欢我上课的那种艺术,那份轻松以及我在教学过程中说出的带有哲理性的话语。我的学生也说教师这个职业最适合我,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能真正走上那个“一米讲台”,用我的爱心、激情与热情去培育那些“祖国的花朵”,成为一位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教学工作发言稿2

老师、同学们:

一、把握好期末时间

1、九年级要破釜沉舟、坚持到底。除上次讲的关注学情、家访、考试心理教育以外,这里,我想提醒的是三点:一是自身的作用,发挥备课组的团队作用,继续收集、整理资料,精确把握命题方向,关注优秀的题型。二是带头做好停课期间的个别辅导工作,应该说,这几天要做到不松懈。三是做好模拟训练的有关工作。这几天,模拟试卷会较多,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模拟训练题根据学科特点,由备课组参考各地优秀试卷自行研究命制,题量、题型,做题时间全部按中考要求设计。

(2)学生解题过程应符合中考要求,要求卷面整洁,解题过程规范。

(3)教师批改应全部按中考改卷标准批改,和批改作业一样要求教师写一些批注。

(4)每套试卷考试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好试卷讲评。

2、七、八年级要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这方面工作我强调一点:备课组要认认真真的坐下来,反复研究、推敲复习材料、知识点、时间安排,以求高效。希望年段长、教务处二位主任、方副校长要加强监督,每组务必要做到。

3、现在的八年级要未雨绸缪,积极备战,我九年级教学做好准备。这里我强调一句:无论你下学期工作如何安排,都必须要服从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全力配合,无怨无悔。

二、做好期末优秀的教研组、备课组的评选工作。

要求:

1、期末上交的教研组、备课组材料,力求真实、及时,杜绝造假。一旦发现,取消该组评先、评优资格。

2、大力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学校评先评优及向上级推选时予以优先考虑。

3、推广先进经验。

三、抓好两个团队,增强合作意识

1、抓好学科团队,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定要主动领导,教研活动一定要抓好考勤内容,不要犯一些办学水平差的学校的毛病,教研活动走形式。

2、抓好班级团队,强调各学科之间通力协作。为了使学生各科均衡发展,提高班级总体水平,由班主任牵头,组织各课任教师参加本班学生综合分析会,找出本班相对较弱的学科,一对一结对子进行帮扶。今天与会主体不是班主任,希望年段长要督促好。

四、抓好两头,提高总体办学水平。

“两头”,就是优生和后进生,这是老话题了,在这里,我特别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有些老师对优生很重视,感情很接近,对后进生则相反,这是不正确的,要改。希望在座的一定要做到重视两头,同时,在教研活动是,要针对后进生专门研讨,拿出提高后进生成绩的有效的复习资料和复习时间及方案。

教学工作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李一浩。非常感谢学校提供机会,在此与大家共同交流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我是20xx年4月开始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通过全校招募与自由报名的方式,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梅科尔工作室"、两年多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员由最初的5人扩充到现在的600余人,分别来自机械、电气、艺术、食工等14个院系。逐步建立了"导师组—自治委员会—普通成员"的管理模式。从项目创意提出,到实施开发以及后期推广,实现了学生自我组织与管理,而指导教师负责项目评估与技术答疑。

创新团队的师生团结协作,厚积薄发,先后研制出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3D打印机"、"上肢康复外骨骼"、"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12个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项目6项;xx年获得河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两项、机器人大赛二等奖两项、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各1项、获得教育厅创新创业示范项目11万元特别资助。团队成员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该团队毕业的17名核心成员中,考取985硕士研究生各4名,6名入职洛阳和新乡某军工研究所,其它同学分别在格力、美的、志高、宇通等知名企就业。

在带领学生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有四个问题困扰着我:

1、创新实践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2、如何激励学生创新?

3、创新导师如何定位?

4、如何跨学科创新?

在这两年中,我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是97年上大学,当时本科教育很多人认为还算是精英教育。什么是精英?社会公认精英分两种:一种是行业精英,有技术特长的人。另一种就是学历精英,高学历,比如博士、硕士和学士。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成了大众教育,2016年全国毕业生将达到756万。如何在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的今天,使学生通过接受本科教育而转变为社会公认的精英呢?我认为,只有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一技之长",这里的"一技之长"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毕业时,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二)如何激励学生创新?

我们的学生在高中时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考上著名大学,他们的头脑中既有不服也有自卑,我们当老师的任务就是怎样引导他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将他们的不服精神激发出来。"相信学生、信任学生"是激励创新的决定因素。允许学生犯错,犯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譬如"上肢康复外骨骼"这个项目,在技术层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生物设计实验室教授的认可与鼓励;"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成功实现桌面式五轴联动加工,具备国内先进水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混合动力仿真与控制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3D打印机"由单色发展到双色,由单物料发展到多种物料,并衍生出食品打印机与陶瓷打印机;"四旋翼飞行器"、"VR虚拟现实"等产品在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目前正在努力实现商品化,这些进步都是对学生巨大的鼓励。

帮学生开阔眼界也是激励学生重要手段。今年10月份,在教务处的资助下,我带领11名本科生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创客展,参加创客展与国际论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起更大的创新热情,推动新项目的开发进程。

(三)创新导师如何定位?

创新实践需要教师与学生全方位的沟通与融合。许多大学生自我发展仍不完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规划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导师更多充当的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也充当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调节者。学生是创新的主要参与者,而老师以组织者、调节者的身份创造活动条件、设计目标任务,指导学生解决创新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在技术与理论方面起到指导作用,引领创新方向。

另外与学生同甘共苦也是创新的促进因素。我们这个团队是流动性的,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有新生加入。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如何保持技术升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学生创新的具体进展,作为指导老师必须清楚,关键技术自己必须掌握,这样才不至于技术骨干毕业后,技术方面无法前进;其次就是搞好梯队建设,当技术骨干毕业后,使下一届的学生能够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进。

(四)如何跨学科创新?

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如何让各个院系的同学都有事情做呢?首先根据社会需求热点,设立跨学科开发项目,吸引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如20xx年8月机电学院、电气学院与食工学院学生试制成功"原浆啤酒"小型一体化酿造设备,20xx年机电学院与材化学院的学生试制成功人造肌肉真空制备方法。在项目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T型"能力,既能擅长所学专业,又能超越各自学科。另外跨学科创新与学校的大力支持分不开,通过学校的政策、学分激励,制定综合评价标准,来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此外通过将不同专业的教师组合,打造创新导师团队也大大促进了跨学科的融合。

以上是我这两年从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一点体会,不到之处敬请指正。最后,我代表梅科尔创新团队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