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范文>观后感>

电影《失孤》观后感

观后感 阅读(1.08W)

  第一篇:观看电影《失孤》有感

电影《失孤》观后感

电影上映前,很多人以为是及其煽情的催泪片,刘德华的造型也是各种沧桑,所以去影院前特意带了一整包纸巾,还担心哭的太丑妆会花,哈哈。但电影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沉重与阴暗,而是笑中带泪,充满温暖与希望。悲伤的故事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充满眼泪是无知者的视角,有泪水有欢笑才充满希望。

电影的细节刻画地非常到位,同样是骑摩托,天王刘德华不再是《烈火战车》里帅气的阿祖,而是一位苦苦寻子15年的父亲。他骑摩托车的姿势不是帅气地向前倾,而是稍微驼背的正坐,发黄突起的指甲、甚至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在诉说着他这15年来的艰辛。看到渔民的养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时他眼中的心酸泪水和抱歉的表情让我鼻子发酸,15年了他一次一次地希望过,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泪水早已没有汹涌而出的冲动。

井柏然的演技给了我惊喜,与天王飚戏没有表现出丝毫怯懦,真是后生可畏。很多人对他《等风来》里逗比的富二代王灿一角印象深刻,《失孤》里他却用眼神与动作将一位从小被拐的小镇青年的委屈与悲伤展现出来。外表阳光,内心悲伤,不理解亲生父母为何把自己丢了,同时又不敢伤养父母的.心。寻亲的路上他是开心的,路上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大喊要找到心爱的姑娘来这里谈恋爱,但这恰恰是一种讽刺,电影最后曾帅说按养父的意思回去会和姐姐结婚,虽可以理解为对养育之情的报答,但实在令人惋惜,映射出了很多被拐孩子人生的无奈,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的抉择,这些羁绊会永远存在于他们的人生。

凭着线索在热心的愿者的帮助下,曾帅还是找到家了。可更多的被拐儿童没有找到家,十几年的变化,就如电影里呈现的,路边的房子拆了,家乡的竹林砍了,铁索桥拆了,妈妈的长辫子也剪了,沧海桑田,家乡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回家的路会越来越艰难。曾帅是不相信的爱情的,调侃情侣们相信白头偕老,外表阳光,内心却是自卑甚至被伤害得有些冷漠。曾帅站在铁索桥上与儿时的自己对望的背影让我泪目,有种少小离家回的伤感。井柏然在此演绎的非常到位,眼中噙着泪水,嘴角却是上扬的。

一路上老雷和曾帅的父子情令我动容,轻松愉快的音乐让我觉得如果两人真的是父子该多好,可现实是残酷的,老雷继续一个人上路,执着地行驶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路上。天意被救出了,她的妈妈却跳桥自杀了。

这部电影如果能更多些起伏的情节可能会更好,但也许这正是导演的用意所在,用朴实的细节诉说他们的故事。满眼的绿色给人不泯的希望,缘聚缘散,缘生缘灭,其实都在人为。

愿天下无失孤,丢失孩子的家长早日找到他们的天使,被拐的孩子早日找到回家的路。

  第二篇:电影《失孤》观后感

有了去年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拐卖孩子这个社会议题在大银幕上重新被点燃起来。《失孤》同样如此。这部电影和《亲爱的》一样,都是以主角寻找自己被拐卖的儿子为主线。《亲爱的》里在后半段加入了赵薇扮演的“拐子佬妻子”的视角,把拐卖孩子的社会问题复杂化,在伦理上让观众陷入一种思考的困境:被拐卖孩子的家庭固然值得同情,那么拐卖孩子的家庭,说不定也有难言的苦衷呢?

而到了《失孤》里,除了刘德华扮演的雷泽宽寻子的主线,也有一条副线——井柏然扮演的曾帅。他是被拐卖的孩子,买他的家庭最终说出了真相,而他也开始了自己寻找亲生父母的旅程。在这条副线里,故事为我们揭露了过去拐卖故事里不常见的一面:被拐卖的孩子如何寻找生父?

电影里,曾帅对雷泽宽说,你寻找孩子,可以大张旗鼓,到处宣扬;可我找自己的父母却不能。不能的原因有很多,和他一起被拐卖的同村青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里,他乐享其成,不愿意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曾帅理解他的这种做法,因为万一亲生父母有了新的孩子,过得幸福,可能这些年来从未想过寻找他;又万一父母家里条件很差,要是相认了,过得不如现在的生活好呢?

血浓于水,这是个看上去无须质疑的事实,但当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遭遇到众多现实问题挑战时,儿女和父母的“寻找”、“抛弃”、“相认”,都成为了一个不太容易解决的棘手问题。

所以,刘德华扮演的雷泽宽寻子线,在电影里被淡化。自己的亲生骨肉被夺走,十多年来穿越整个中国不停寻找,风餐露宿,受过多少苦可想而之;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实在太多,每年成千上万被拐卖的孩子,虽然残酷,但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悲惨故事是在是太常见了”这个现状;再加上《亲爱的》里,黄渤与张译的那条寻子线已经足够凄惨,足够真实,足够有代表性,所以在《失孤》里,没有对雷泽宽的15年寻子故事进行写实描述,只是用了几个重点去点缀出雷泽宽在现实里遭遇到了种种痛苦折磨:车祸、被殴打、被警察追、被城管追、被渔民围攻……

雷泽宽在寻子路上挨过打,受过饿,摔过跤,上过当,却始终没有放弃,是冥冥中亲情的召唤,也是只有在路上,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父亲的自我救赎,曾帅则曾在找到亲生父母后,困惑于养父和姐姐的情义,对生父的生疏,这样彼此对照,就是影片对现实的思考。从东方人的情感来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血脉深情,骨肉相连。可是当亲人离散之后,怎样面对,是像雷泽宽一样苦苦寻觅,还是凭其自然,是一道没有对错的选择题,而对于那些无法从内心深处原谅自己弄丢了孩子的父母来说,也许这没有尽头的千山万水,才是一种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