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社会工作>就业指导>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 阅读(2.14W)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任教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执行人,他们素质的高低对于幼儿个体的终身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居首位。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琳莲 .凯茨认为:“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必须重视建立道德规范的原因在于,幼教工作人员的权力、地位相对于服务对象更大。幼儿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群稚嫩的幼儿。幼儿几乎无力改变或修正教师的行为,除非教师觉察并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幼儿教师的权力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老师的权力都大,其职业道德素质也自然而然地比其他老师显得更为关键。然而,当前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夸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如果仅仅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那就体现不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 “生存型”,主要是从生计出发,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动和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他们从事这一职业更多是出于无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二是“享受型”,主要是从兴趣出发,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他们从事这一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因而感到快乐和幸福;三是“发展型”,是教师职业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正在创造和享受职业幸福的教师。很显然,第三个层次应是广大幼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顾明远、檀传宝主编的《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提到,目前我国有63.4%的学校和46.8%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事业心、进取意识薄弱,缺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表现为,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自然也包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

职业倦怠使幼儿教师缺乏爱心

应该承认,任何职业都会有压力,但当前的中国教师,其压力状况令人忧虑。在 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的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中,有34.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幼儿教师也是如此。从一天的工作情况看,按国家规定,幼儿教师每天工作8小时。但实际上,他们在8小时工作之外还得用1~2小时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再加上幼儿园开办的各种“兴趣班”、“特色班”,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有的幼儿教师甚至有时不得不早上7:30到园,晚上6:30离园。另外,由于国家对幼儿教师学历资格的要求,他们还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星期六、星期天有时也没法休息,因而,半数以上教师感到每天都身心疲惫、焦躁不安。当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职业倦怠就出现了。北京师范大学一项专门调查显示:北京市有明显职业倦怠倾向的幼儿教师占全部幼儿教师的59.5%。职业倦怠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幼儿教师正常的工作,使幼儿教师缺乏爱心。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就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 “教育的奥秘”。幼儿由于年龄小、情绪性强,他们对来自老师的关注极为敏感。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可以让幼儿一整天兴奋不已;反之,一声呵斥可能让幼儿变得胆怯、畏缩。我们搞了一个随机调查,随便问问一个幼儿为什么喜欢某某老师,答案并非我们想象的业务精专、博学多才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是简简单单的“对我们好”、“奖励我小五星”、“帮我梳辫子”等。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喜欢有爱心的老师,幼儿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可是,由于职业倦怠,不少幼儿教师把工作中的压力转移到幼儿身上,面对幼儿的一丁点儿过错,态度粗暴、生硬,不能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给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部分幼儿教师道德失范

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幼儿教师在物欲面前丧失了自我,把对名利的追求当成生活的目标。 2001年3月,《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老师,请莫“伸手”》一文,给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敲了一次警钟。

我们在宣传教师时,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教师 “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而是开始注重满足教师的物质利益,把教师“神性”的色彩恢复到“人性”的位置,但这并不表明教师可因经济回报低而不专心教学,搞有偿家教,给家长摊派任务。有关人士在2000年底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小学及幼儿教师,题目是“列举教师五种不违法但违背良心、应受到谴责的行为”和“列举五种不一定不道德,但属作为教师不宜有的行为”,均按其严重程度(从重到轻)排序。结果是,“收礼索礼,按人次统计占第二位,按排序分统计占第一位”。至于其他,像有偿家教、发资料拿回扣、让家长为自己做私事等,更是名目繁多。

“失德”的幼儿教师在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中尽管所占比例较小,可对于心地纯洁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失德”行为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隐性课程”的教材,会动摇和模糊幼儿的是非观念。所以,为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请幼儿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