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社会工作>就业指导>

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将分化

就业指导 阅读(3.11W)

    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两个核心任务。对此,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珠三角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同时王珺也强调,政府应该为产业的升级和珠三角一体化营造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

珠三角产业升级路径将分化

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归根到底要看企业发生的跨地区投资贸易有多少

佛山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达百分之六十几,离现代化的目标差距是很大的。但事实上,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广东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其实,这也是粤港澳近些年产业分工的结果

产业转移成功的大部分案例都是采用将部分环节向外转移、将总部留下来的方式

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很重要,其中标准化的产品要走规模化之路,个性化产品则给了中小企业施展空间

成熟产业是需求创造供给,新兴产业是供给创造需求。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中轴在制造业,美国产业升级的中轴在大学

市场是珠三角一体化根本动力

记者:在《规划纲要》里,珠三角一体化是一项非常核心的任务。您认为决定珠三角一体化能否顺利推进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王珺:珠三角一体化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最重要的是看一体化的动力是来自是行政的捏合还是来自企业的推动。

我们可以拿欧盟作范例来观察企业的诉求是如何成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动力的。欧共体从1958年开始搞关税同盟,然后演变为欧洲共同市场,最终成立了欧盟,有了统一货币。欧盟一体化的动力是什么?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来自于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跨境投资,而欧盟国家多、国家规模总体不大,国境的限制给企业跨境投资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方便,企业逐渐地对各自所在的国家提出了一体化的诉求。可见,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归根到底要看企业发生的跨地区投资贸易有多少。在这个基础上,政府要做的是顺应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为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提供公共服务,营造环境。

回过头来说珠三角一体化。在跨境投资这个问题上,国与国之间容易计算,但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不容易说清楚。但毋庸置疑,近些年来珠三角区域内部跨境投资和产业合作的确是在日益增多,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趋于频繁,这就对珠三角一体化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政府做规划时应尊重市场选择

记者:看来,在推动珠三角一体化政府和市场应各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上,您强调的是“市场主导,政府助推”,市场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您能不能举一个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例子来印证您的观点?

王珺: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区域间的产业分工的问题。比如佛山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高达百分之六十几,第三产业比重只有百分之三十多一点。这样的产业结构,如果简单套用现代化的标准的话,它离现代化的目标差距是很大的。但事实上,佛山第二产业比重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于佛山发展制造业的各种条件非常具有优势,不但佛山本地的企业集中精力去发展制造业,其他地市的很多制造企业也跑来这里发展,而佛山毗邻广州,广州的服务业很强,很多佛山的企业选择了广州服务企业来为自己服务。这些都是市场选择、企业选择的结果。由于广州服务业比重已经逼近60%,如果将广佛当作一个大的整体的区域来考察,广佛的一二三产业比重与其人均GDP水平就是匹配的。

其实,在产业分工的问题上,更典型的是粤港澳。广东2002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非但没有随着人均GDP的迅速增加而提升,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目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江苏、浙江等兄弟省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经典经济学原理的现象?其实,这也是粤港澳近些年产业分工的结果,要准确地评判广东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实只就广东来论广东已经说不清楚了,必须把粤港澳当作一个经济体来考察,这样得出的一二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才更有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的力量已经在珠三角区域内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产业分工,因此,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在一二三产业比重这一指标上就应尊重市场规律,不搞一刀切。在一些经济指标上,可以分解的就分解,不可以分解的也不一定层层分解,从省分解到市,很多指标还好分解,但如果再从市到县,从县到乡镇进行分解,就有越来越多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能这样按行政区域分解了,我认为这是在贯彻实施《规划纲要》里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产业升级三大路径

通过产业转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