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范文>名著读后感>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通用15篇

名著读后感 阅读(8.99K)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通用15篇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

自从读了《城南旧事》之后,《送别》这首歌便环绕在我耳边,虽然它并不是很出名,但却令我想起英子童年时的一切。惠安馆门口疯女人的一笑,草垛里蹲着的年轻人,与德先叔离开的兰姨娘,回到故乡的宋妈,喜爱花朵的父亲,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却又是那么的模糊。

令我最难忘的,是那位善良的年轻人。他与英子交谈时所露出的后悔,是那么的强烈,为了供弟弟读书,他铤而走险去偷东西。小孩子总想长大,可大人却总想变小。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之后还能怎样?当英子说:“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我的心有一次陷入了悲凉,是啊!英子的眼里有太多的人啊!那个便衣侦探,那个一副老实像的年轻人,那些骂小偷的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便衣利用英子把年轻人抓住,年轻人为供弟弟上学偷东西,那些骂小偷的人明明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却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小偷。善与恶,真与假,究竟该如何区分,我也不知道。就连那一句“我们去看海”那一句承诺我们也不知道算不算数了。

书中的一切,是那么的杂乱,又是那么的有序。它虽然记录了许多不同的人物,但每一个却都给人们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形象。就像宋妈,兰姨娘,年轻人,德先叔一样,他们都被当时的社会所唾弃,可他们最后还是以一种最高尚的身份所离去。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更是一个梦的开端,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滋润着我们内心的沉闷与寂寞,在童年时留下的人与事,是难忘的,更是永恒的。正如爸爸,宋妈,兰姨娘,疯女人,他们都永远不会在英子记忆里消失,永远都不会。

小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得不带一丝杂质。就像英子看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她以一种理解的态度去接纳她,因为就只有她能理解疯子不为人所知的苦。也像是英子看年轻人,看兰姨娘,看宋妈,英子对她们都有着疑惑,可英子从来都是以真心对她们的。不像大人,只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周围的一切。

是啊!为什么人们只是要在自己的心上锁上一把锁呢?为什么人们总是不肯相信任何人呢?

就这样,生活还在继续着,可童年却不能再继续了,在慢慢的长大中,许多人都离开了英子。我想,正如生活一般,是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从七岁到十三岁在北京南城一个老胡同的童年往事。它既没有激昂澎湃的语言,也没有绘声绘色的描写,有的只是朴素的文字,不紧不慢、不愠不火地将一段童年老故事娓娓道来。

翻开书页,一阵浓郁的油墨香气扑鼻而来,恍惚间我仿佛走进了北京南城那个青砖绿瓦的老胡同。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轻快地从我面前跑过,一个扎着一条粗粗的辫子,又黑又亮;另一个小女孩的头发又黄又短,就像狗尾巴草。她们跑到西厢房里,蹲下来逗弄几只黄黄的小油鸡,欢乐的笑声在胡同巷子里久久回荡。我轻轻摸着斑驳的墙壁,顺着长满青苔的大青石板路,缓缓地走向惠安馆。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坐在台阶上,尖尖的下巴,扎着个马尾,她正用手指绕着辫梢玩,只要看见有人路过她身边,马上就冲上去拉着别人的衣袖问:“看见我家小桂子没有?”远远地走来一个挑着担子收破烂的年轻男人,他一边穿街走巷,一边吆喝着,手里竟拿着那串送给英子的小象牙佛珠。还有那风情万种的兰姨娘、朴实善良的奶娘宋妈、身染重病最终长眠地下的慈父……那些与英子一起玩过、哭过、笑过、共同生活过的人一个个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幽深的小胡同巷子里,他们就在老槐树下安祥地晒着太阳,闲话着家常,几个活泼的小孩在树下互相追逐嬉戏……

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我儿时生活的地方——百里洲,那里留下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在屋外的大樟树上荡秋千,在屋后的小池塘里捉蝌蚪,在远处田地里挖番薯,在老房子里和小伙伴们捉迷藏……

随着我慢慢长大,童年的许多人和事都渐渐地离我而去。现在老家的旧房子已经推倒重建了,屋后的小池塘也被填平了,那留下我童年身影和足迹的地方也都改变了,但那斑驳的老屋、那不变的母亲河长江、那勤劳朴实的乡亲,始终深深印在了我的记忆中,它们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知道有些记忆一直都在,有些爱从未离去!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3

午后的阳光下是悠闲的,散漫的。一个人泡一壶好茶,让茶香溢满书屋,捧着书静静的阅读。此时与书的亲近,是书的内容走进我的心灵,与我融为一体,心与心在碰撞震撼着我。于是我找到了知己。

静静的看完手边的《城南旧事》,它把我拉进了一个怀旧的心灵里,将自己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的表现出来。读《城南旧事》心头会荡起一丝丝温暖,她不刻意的表达着什么,文中没有风花雪月,没有豪言壮志,只有娓娓道来。像我此时品的茶,像我昨日饮的酒。她不经意的表达着什么,却为我留下了浓郁深厚的清香,使人有一种晕的感觉。

林海音带着我走进了《惠安馆》,认识了《兰姨娘》,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回忆着《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笔下的人物是那样的真实而生动的再现当年当地的人们生活,他们善良,愚昧。他们充满欢笑还有悲伤,这些把我带进了作者的精神世界里。年轻漂亮的小芸要嫁人了,她和姐妹们讨论着嫁妆的购置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她的母亲方老太太为小芸绣着鸳鸯枕,她在隔壁听着女儿和好友的交流后,从孩子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年轻的影子-----文字在不经意中鼓舞着我们,对于目前要有信心和希望,不然日子就难熬了。

记得小时候,吃过晚饭的夏夜。崖上的邻居们散坐一片,闲言碎语,有一句没一句或者热烈的议论着,聊着他们的事情,关于庄稼的,关于新闻的,还有邻居谁的孩子考上大学了等等。我们小孩子在崖上捉迷藏,踢沙包,还有沙包找不到的吵闹声和欢笑声。《血的故事》给了我就是这样的感觉而身临其境。林海音用语言来产生与我的共鸣,她努力把我的视线和思想牵引到与作品一样的境地,她把人写的真而存在。通过这篇文字再次说明了素材来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于多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致的刻画,反映出每个人的性格,所述的语言更能符合人物的特点。

崖上的核桃树老了,这棵树伴随着几代人一路走来。收获的季节里,我站在树上打着核桃,也敲打着我的记忆。我收获着丰硕的果实,也收获着《城南旧事》的精神食粮。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4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城南旧事》,我很高兴,也很期待里面写了什么。

翻开那漆黑而又带有一点神秘的封面,我的"读书之旅"开始了。

我每看完一章故事,都感到有那么一点儿惋惜。因为,每一次一章故事告一段落后,故事里面英子(林海音小时候的乳名)的各位亲戚或者是朋友,都以种种理由离开英子,一直到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几乎所有的亲人,都像影子一样消失后,她的童年也消失了。

整本《城南旧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子在惠安馆遇见并且和那个被大家称为"疯女人"——秀贞相处的那段时光。一开始,我还是担心“疯女人”秀贞对英子作出身危险的事情,但惊人的是英子却和秀贞友好的相处了,这也足以向大家表现出她童年时的善良和天真。直到有一天后,秀贞突然对听故事的英子谈起了小桂子,并常常谈起她,秀贞还和英子说,小桂子有一条青疤。

有一天,小妞儿对英子说她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并且转过身来,英子却在她脖子上找到了一条青疤,英子赶忙把她领到秀贞那里,她们母女俩当晚就坐火车走了,英子也晕了十天。这里也能体现出英子对她的所有朋友的离去都怀有思念之情。

第二段:我们看海去,这句话使井边一位小偷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就这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的背后,却一直衬托着英子儿时到现在的梦想。小偷也告诉她会带他去看海。可当时一群人一直在追捕他,这是英子没见着它既几会她就被抓去被人笑话,这也使英子一直没能出去见见世面。但是英子的那种友好的精神却值得让我们学习。

还有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取得很悲伤连同与结果,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英子在最后得知爸爸去世后为什么显得那么冷静?爸爸的花儿落了,石榴也落了……爸爸精心培养出来得花几乎全落了,但是爸爸养育出来的英子却没有倒下去。爸爸的死,成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的最好证据,也同样证明了英子十三岁不用亲朋好友照顾的最好依据。这也能教导我们十三岁能独立的能力。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童年是在北京城南的故事。虽然故事主人公有时候显得弱不禁风、微不足道,但是她却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本领和心态,这本书的确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好好珍藏着!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5

“我默默的想,慢慢的写,看见东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与我的心头……”小学五年级时,《城南旧事》中的第一章故事《冬阳·童年·骆驼队》作为我们的课文,又一次让我接触了那个可爱的六岁小姑娘——林英子。 
  从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到像一把汤匙的新帘子胡同,小英子曾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还有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小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一去不返,秀贞生下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着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读完《惠安馆》,我倒是很同情秀贞跟妞儿的。妞儿?不如说是小桂子。她们母女命运坎坷,命蹇时乖,真让人感到疼惜。和小英子一样我对秀贞和小桂子产生的只有怜悯和同情,觉得她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可怜。秀贞根本就不是一个疯子,而是一个被家庭的阻挠和对思康三叔和小桂子的思念的苦命人!!!黑夜里,火车带走的不仅是两个可怜人纯洁的灵魂,更是一份可望不可即的思念…… 
  杂草丛生的草地里,是英子跟厚嘴唇年轻人的相识之地,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被迫去偷东西英子觉得它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认为,对于了解他的人,包括我自己来说,他无疑是一个爱弟弟的好哥哥,但我们却无法阻止那些不知道他真正心声的人去把他看成一个作恶多端的贼!我只知道,他和英子有着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看海去!这是一份特别的信念! 
敢作敢为的新时代女性——兰姨娘,最让我喜欢,因为她的性格最像我的妈妈:温柔美丽,热情大方。 
  宋妈是最让我同情的人,儿子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了别人,面临着先后失去子女的悲绝痛苦下,宋妈的坚强不得不让我感动……不知何时“黄板牙”的那匹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的驴再把宋妈送回来? 
  在预习下学期的语文课文时,看到第二篇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不正是《城南旧事》中的最后一章吗?在一刹那,活泼可爱的小英子仿佛一下子变得冷静成熟,原来——“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6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之惠安馆》。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友情和亲情。

故事内容是:林海音小时候有一次何宋妈出去买菜,她碰到妈妈嘴里经常说的那个惠安馆的“疯子”。就这样,七岁的林海音认识了她——“疯子”秀贞,她们成为了朋友。后来,林海音在一家酒店里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妞儿,在说说笑笑中,妞儿告诉林海音,她不是父母亲生的,是被捡来的。这句话让林海音大吃一惊。当林海音再次来到惠安馆,听秀贞说,她一直在找自己的孩子小桂子,因为想念小桂子而变得跟普通人不一样,大家才把她看成是个疯子。秀贞拜托林海音一定要帮她找到小桂子。还告诉林海音小桂子的特征:后脖上有一块胎记。某一天,林海音看见妞儿的后脖上也有一块胎记,她这才知道妞儿其实就是小桂子。于是,林海音就千方百计让她们母女团聚,最后,小桂子和秀贞离开了北京,去寻找小桂子的亲生父亲。

在这个故事里,让我看到并深为感动的是:在别人的眼里,秀贞看起来是个疯子;其实是个因为丢失了孩子而想念孩子想疯了的木青;这就是亲情。当自己的小伙伴:妞儿。遇到困难,寻找不到自己的父母,林海音稷想尽千方百计帮助他寻找大了她的父母,这就是友情。

我喜欢友情,它就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记得有一次,我忘记带尺子了,我心想:怎么办呀,待会儿考试怎么连线啊,没办法了,只好向别的同学借一把尺子了。我向同桌借,他说:“凭什么借你呀,我等会儿连线接你尺子我用什么?”我心想:这小可怎么办啊!我心里急得想热锅上的蚂蚁,后面的同学看到了,疑惑不解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急?”“我忘带尺子了,你能借我吗?”我回答道。她微笑地说:“当然,没有问题。”她这一说,让我心里温暖了许多。这就是友情的可贵。父母对我的爱,是数不尽的。当我去同学家玩没有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担心的到处寻找;在生活上,父母对我嘘寒问暖,吴文不知的关怀,学习上,父母对我严格要求,让我不断进步,这就是亲情。

这两种感情:亲情与友情,是我一生受用不尽。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7

  童年的生活是如此令人怀念,我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也非常渴望知道别人的童年。因此我迷上了一本《城南旧事》来看一看林海英的童年。其中有许多有关童年的故事,但是我最难忘的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故事是这样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这段文字我从骆驼身上看出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作者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天真的人,她拥有独特的情感,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她的想法,她想是因为拉骆驼的人挨不住长途寂寞的路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罢了,这天真的想法唯有在童年时候的我们才会有,成人是想都没有想过,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不要让他轻易的流逝。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像林海英一样拥有天真烂漫童年的人,可是高尔基的童年却并不这样幸福,它的童年本应天真烂漫,自由自在,可是由于外国的规矩导致他们家不和,两个叔叔争权夺势,外祖父严厉无比,家里只有母亲照顾她,但也不幸早逝了,他只能靠外祖母以免受到两个叔叔的欺凌。即使如此他还是非常珍惜自己的童年,写下了《童年》。有着如此艰苦的童年生活的高尔基都这么珍惜自己的童年,何况是拥有幸福生活的我们呢?

  这篇《冬阳·童年·骆驼队》和高尔基的事例够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的时光,童年的生活是多么多姿多彩,我们要珍惜自由自在童年的同时,应该把握好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更要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填上精彩的'一笔。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8

城南旧事读后感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一本最让人难忘的好书。它就像一支路标,开启了我心灵的道路。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个“旧”字,就让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义: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柳;树下的枯叶;店门上的老门牌;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回忆童年,有许多梦一样的故事。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身临其境:东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亲。不管人、物,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却十分精彩、戏剧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书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极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刚开始,我还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担心英子会不会被秀贞伤害;后来我知道妞儿就是小桂子时,不禁泪如雨下——母女俩终于重逢了!秀贞准备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钻石表盒金手镯送给秀贞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关爱、友谊。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来是英子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城南旧事》就如苦涩中的一丝香甜,把我们拉回了过去,回忆童年。花儿谢了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再从头,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来了。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9

爱唱戏的妞儿,草丛里的小偷,有趣的兰姨娘以及沉默的“四眼狗”,这些人物都出自于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城南旧事》。对于小说,我一般只是看个开头和结尾,少数会看完。而《城南旧事》,至今我已经看了八遍,我深深地爱上了书中那个叫林英子的孩子。

《城南旧事》讲述的是林英子小时候的故事。作者站在一个小孩子的角度,生动地描绘了老北京城人们的生活,也记载了一个孩子由任性变得乖巧懂事的过程。随着英子的成长,一些事,一些人也都在变化。一个个好朋友、好亲人都随着英子童年的结束而离开。到最后,她的爸爸也走了,英子不再是个小孩子了。

我爱英子,爱她的天真。她与那个蹲在草丛中的小偷成为朋友,用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她与妞儿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有趣,深深打动人心。英子也调皮,她赖床不想上学,但后来,在爸爸的教育下,她养成了天天早起的好习惯,成了每天等待校工开大门的学生之一。那个小小的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我爱英子,爱她的坚强。在妞儿与她妈妈离开之际,她终于撑不住倒下了;在爸爸离世时,她迅速冷静下来,只为了完成爸爸的嘱托——坚强地生活下去。那个小小的孩子真是太懂事了!

我爱英子,我可怜她。她还那么小,就失去了爸爸,就要承担起作为一个小大人的责任。相比我而言,我们似乎差了十万八千里。我是温室中的花朵,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式”生活,有时还要挑三拣四。英子让我懂得了,年龄不会成为承担责任的限制。小小的我们,也有着一份小小的,对于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我们应该去主动承担,像英子一样,关心别人,照顾别人。那个小小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有人说,《城南旧事》是虚构的、杜撰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童真,看到了善良,看到了属于儿童的美。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生动的生活画卷,更重要的是一次次的感动和其中蕴含着的道理。这就是我爱这本书的原因,这就是我爱上那个孩子的原因。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一点儿也没有错!英子让我着迷!她的童年,有坎坷有泪水,当然也少不了欢乐和笑声。我爱英子,爱她的童年,爱她的“城南旧事”。

爱上那个个孩子,爱上那份童真!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0

前两天,我拜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感触颇多。

《城南旧事》将五个故事串联在一起: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荒园中的厚嘴唇青年、敢于追求理想的兰姨娘、身世悲惨的宋妈,一个个丰富的人物形象在我心中萦绕……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个小偷——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这个厚嘴唇的年轻人,是英子在她家门口的一片荒地里认识的。他为了供养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这个年轻人也被警察抓走了。

在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年轻人与英子之间那个“我们去看海”的约定。“小妹妹,等我弟弟坐大轮船去国外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能看到大海了。看看大海跟天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英子又高兴地念起来。”就是如此天真的对话,夹杂着美好的期许。“就像分不清海和天一样,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英子这样说到。我也搞不懂,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我知道他是个善良的人。他也同样自责着,同样疑惑着。他对自己的迷茫,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心。直到他遇见了同样善良天真的小英子,才露出了他善良的一面。他们无话不说,他们推心置腹,甚至立下了“我们看海去”这样美好的约定。偶尔,英子也会想,会不会又失去一个朋友?“我曾经有过一个朋友,人家说她是疯子,我却很喜欢她。这个人呢?人们会管他叫什么?我很怕离别,将会像那次离别疯子一样与他离别吗?”英子这样发问。

这个故事如此简单,如此纯净,又让人如此恋恋不舍。其中的是是非非,在英子眼中虽然是深沉的,但还是那么充满希望:这里每一个故事都是心酸的,都关系着生死离别,却有一种生命的本真在,有一种希望在升腾弥漫。那份对大海、蓝天和火红的太阳的希望,对这些东西强烈的期望,涌动在英子心底。虽然这每一寸的挣扎,每件事的不舍,都是低沉的,但英子心底只有善良、希望和博爱。

“我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想哭。”“英子,你看见这个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写文章吗?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落得这么个下场。”“不!我反抗妈妈这样教育我!我将来长大是要这么写:我们看海去!”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1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者以这样的一句话给《城南旧事》画上了一个句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作者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学刚毕业的英子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生活就此结束了。

《城南旧事》就是作者回忆在老北京城(南面)度过的童年生活的一篇短篇小说集,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落了》五篇短篇小说组成。这些小说各自独立,每篇作者都以不同的叙述角度来反映在她童年时代人们的生活,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驴儿打滚》这篇短文。

《驴打滚儿》中的“驴打滚儿”是一种食物,是宋妈领着小英子到哈德门找被丈夫丢弃的女儿时给英子买来吃的;“驴打滚儿”也是驴在地上打滚的意思。这篇小说讲述了宋妈为了生计,忍痛离开幼小的孩子们,来到城里给作者的家里当奶妈,女儿就给人家喂奶。宋妈常年离开家乡,她的儿子“小栓子”和女儿“丫头子”就让丈夫照管,丈夫每年骑着毛驴进城给宋妈带来乡下土特产品,给宋妈带来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宋妈把自己辛勤的劳动所得交给丈夫,希望家乡的生活能有所改善。可是,令宋妈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丈夫丝毫没有把她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当一回事儿,常常丢下孩子到后坡草棚里耍钱(赌钱),结果,“小栓子”在河边玩水时掉进河里淹死了;为了有钱去赌博,“丫头子”也被他卖了。宋妈后悔莫及,只能跟着丈夫回家乡,或许再生一个孩子;或许,她再也不会进城了?

我认为,《驴打滚儿》是《城南旧事》中最有力量的一篇小说。作者虽然没有用许多花哨的文字,但是从那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之意,朴素的文字,却触动了读者心灵深处最软弱的那根弦。宋妈的悲剧,使我思考了许多,让我看到了旧社会妇女们的无奈以及她们卑微的地位和悲惨的命运。宋妈的丈夫丢下孩子,只管自己赌钱,孩子在他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为了钱,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甚至A把孩子卖了……而宋妈呢,只能在背后低声哭泣……

联想到当今社会,比起那个时代,我想,我们女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2

静静地把《城南旧事》合上,我听到有个声音在吟唱,吟唱那美好的童年,同时还有浮现出那坚强的成长历程。

读了这本书,我为英子不幸的童年而悲伤流泪;被英子坚毅刚强;被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高兴而满足;被英子乐观的生活态度所鼓舞。

《城南旧事》分五个部分:[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故事中斜着嘴的兰姨娘;骑着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在那个充满丑恶的年代,褪去世俗的眼光和偏见,拥有一颗正义和纯净的心,是何等的超凡脱俗?而且跟让我觉得英子是一个聪明,坚强,有正义感,负责任的女孩子。

我注意到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离英子而去,都会说一些激励英子成长的话语。英子家也真是多,有城之南——旧日京华,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尽是城南风光!如果没看书的人肯定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因为英子父亲好动爱搬家,所以有这么多地方。

说到英子父亲,他可真是个爱喝酒【导致后面生病】。虽然溺爱英子,同时也鞭策英子,爱种花,细心用心,工作负责任,乐于助人,不吝金钱的好爸爸。

其实呢,最令我喜欢,感动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每当读到‘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是泪珠也已在眼眶徘徊,英子是多么的坚强啊!爸爸逝去,心中能萌发出替爸爸承担这个家,说明他已经真正长大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萌生那个意识吗?坚定地回答:不会。这么重大击事情发生在一个十三岁小女孩身上,她却能承担,我敬佩她。我相信,逝去的父亲心中应该也乐开花了。因为父亲一直在锻炼英子,希望她能替代自己照顾妻子和子女。,每次锻炼英子,她都会说:英子,无论什么困难,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给了英子极大地信念,也让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再退退缩缩,而是迎难而上。

在那个充满黑暗,暴力和丑恶的年代,一个年仅十三岁小女孩承担着父亲的重担,令人感动。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城南旧事》使我感触很多。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脚,知交半零落……”读完《城南旧事》后,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在我耳边萦回……

林海音五岁时来到了北京,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她带着对儿时浓浓的思念写下了《城南旧事》—— 一本色彩鲜艳的“生活照”。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透过英子清澈的眼睛看到的,朴实,而不失天真。英子的童年因为有了这些人才变得多姿多彩:被人叫做“疯子”的秀贞;天真可爱会唱戏的妞儿;为了我们家操尽了心的宋妈;喜欢花花草草的父亲;在草地里蹲着的小偷;兰姨娘和那只文绉绉的“四眼狗”。这些人在英子的童年中掠过,给英子的童年增添了更多的酸、甜、苦、辣。

《惠安馆》这一篇是我印象最深的。从自家的四合院到惠安馆,从惠安馆到井窝子,再从井窝子到西厢房。从和秀贞的话中,英子知道了她有个孩子叫小桂子,可一出生就不见了。秀贞还为小桂子做了许多的衣服。看得出她虽然有点疯,但是确实是一个好母亲,日日夜夜都期盼着小桂子回家。而小桂子却全然不知自己有这样一位好妈妈……

“‘妞儿,你一定有什么难受的是吧?’真奇怪,这是些话都是我心里想的,并没有说出口,可是她怎么知道的,竟然用眼泪来回答我?她不说话,也不用袖子去抹眼,就让眼泪滴答滴答落在藤箱里,都被小油鸡和着小米吃下去了!”

啊!多可怜的妞儿,我仿佛在书页中找寻到了她落下的一颗颗圆润的、颤动的、苦涩的泪水,被打肿的小脸蛋;我仿佛在眼前浮现出她养父母抡起木棒,无情挥动,打在她手臂上、背上时,魔鬼般凶神恶煞的神情。但同时,我又仿佛看到了秀贞——妞儿真正的母亲,拖着憔悴的身体,缝补一件件衣服,泪水涟涟地念叨着“小桂子,小桂子……”,却被人一次次地认为是“疯子”。

通过断断续续的交流,英子知道了秀贞是妞儿的母亲,最后在英子的帮助下她们母女终于重逢了。妞儿和秀贞的团聚让英子感到欣慰,但同她们的离别,给英子留下了痛苦。英子亲身经历到了离别的不舍,玩耍的快乐,这些真真切切的体会,让英子幼小的心灵多增添了几分情感。

《城南旧事》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是自然地描写出了英子的童年生活。读这样的文字,就像品尝微涩而醇厚的茶,十分迷人。

合上书,我的房内留下一股淡淡的书香,走到窗前,隐隐约约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4

这本神奇的书,像一位绘画大师,缔造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善恶、冷暖为我呈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合上此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兴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将其打入“冷宫”。《城南旧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惠安馆”、“骆驼队”、“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每一章节都饱含着朴素的气息,感人肺腑。但似乎这些故事的主角最终都离开了英子,他们的离去,让英子坚强了、也长大了。这本神奇的书,像一位绘画大师,缔造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善恶、冷暖为我呈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合上此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我读着保尔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他,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钢铁般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鼓舞着他前进呢?那不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15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曲调再次回响在我的耳畔,我仿佛又看到了学骆驼吃草的小英子、疯疯癫癫的秀珍和身世可怜的妞儿……

《城南旧事》是我看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写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双眼,观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些故事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读完这部书,我好像长大了。

拿起《城南旧事》的时候,书中的一切是那么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和缓缓而逝的岁月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最让我感动的是文字之间荡漾着的一种淡泊与纯洁。在半个世纪的离别中,城南的落花依旧,然而飘零的,只是人们记忆的碎片。

看罢,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它不刻意表达什么,只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缓缓诉说着一个孩子在老北京的所见所闻。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一样,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醇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儿,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它就是童年的一朵花。

童年如花,增长一岁,花瓣便落下一片,等花瓣落光了,我们的童年时代,也就随着落花,顺着流水,渐行渐远,渐行渐远……

全文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章,写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最真挚的父爱。“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带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当我读到这儿,就明白父亲不能看着女儿上台做代表,仅仅以一朵夹竹桃衬托女儿渴望父亲去看的心情。小英子一直以来都把父亲的话铭记在心里,努力拼搏。文章写英子父亲病危,以花暗示了父亲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现实,她镇定地接受了事实,决定担负起帮助家人的责任。

文中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结尾。是呀,长大了就得有担当,长大了就意味着不再让人担忧。虽然幼小的肩上还无法完全扛起沉重的担子,但是,我们已经长大,已不能再任性,已不可以再躲在父母身后享受温暖,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我们,已经长大!

蓦然回首,满地零落的花瓣儿,诉说着盛夏的情怀……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份缅怀。落寞之后,那清越悠然、古朴婉转的音乐仍在耳畔萦绕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