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演讲稿>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说课稿 阅读(2.64W)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知了学飞》

【说教材】

《知了学飞》是一则图文并茂而又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它不但有严谨的结构、清晰的脉络,而且语言简洁、描绘生动。全文只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反面形象——知了,寓言虽然浅显易懂,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级龄尚小,阅历不深,但他们天真、好动、活泼、聪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他们也比较善于想象,乐于表现。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会尽展风采,并能在活动中感受“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的真谛。

【说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及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宗旨,我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对知了心理变化的探究,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说重、难点】

基于本文是以知了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组织成文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知了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另外,本文语言的刻画能逼真地体现知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抓住知了的语言,进行朗读指导,从而加深体验。

【说策略】

本文的教学内容适合“读、说、议、演”等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要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热情参与,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精读、善导、激情、引思”八字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读、说、议、演”等方式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读中学,说中练,议中感,演中悟。

【说流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以达到培养能力,发散思维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一、谈话交流,引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学过寓言故事,谁能说一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寓言吗?

(在学生踊跃表现之后,趁机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的寓言故事还真不少,这节课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好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围绕课题,猜题质疑

1、看到文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求知产生渴望)

2、学生自由表现(他们有可能提出:知了向谁学飞,为什么学飞,怎样学飞,学飞结果怎样……)

3、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太棒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一起去探究吧!(这样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步入下一个环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首,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魂,只有充分读文,才能了解、感悟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同桌合作读,做到互检、互评、互改。

3、找学生分段朗读,从而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用“△”号标出好词,用“~~~”标出好句,用“○”圈出生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感知: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知了向大雁学飞,由于不用心学飞,最后失败的事儿)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悟寓言所提示的道理,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法”,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探究,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体会知了的心理变化过程。

1、知了为什么要学飞?谁能把体现知了学飞原因的相关段落读一读?

①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组织学生探究知了学飞的原因,引出“羡慕”一词,并结合语境帮助学生理解“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的词意。

③相机鼓励学生用“羡慕”说一句话。

④“高兴”一词表明大雁有什么特点?(善良,乐于助人……)

⑤组织学生讨论:从知了拜师学艺中,我们能看出知了的什么特点?(它有美好的愿望)

2、知了是怎样学飞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找学生朗读课文。

②谁能说说知了学飞时有什么特点?(不认真)

③谁能把文中表示知了不认真学飞的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请同学们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好吗?

④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知了学飞时心理活动的两个词。(不耐烦,自满)

⑤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如:文中两次提到“知了!知了!” 第一处要读出“不耐烦”的语气,第二处语速稍快,语调要上扬,要读出“骄傲”的语气。(教师示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找学生试读、赛读,在读中加以体会。)

3、找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讨论:①知了学会飞翔了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用书中原句来回答,好吗?(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4、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懊悔”词意。

②谁能用“懊悔”造一个句子?

③指导学生朗读“迟了!迟了!”(语速要缓慢,声音要低沉,还要读出伤心难过的语气)

④学生练读,加以感受。

⑤鼓励学生探究本则寓言的寓意。

谁能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做事要认真,不要骄傲,要坚持不懈,要勤学苦练……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给予鼓励与肯定)

五、拓展延伸,加以体会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体现他们的人格魅力,为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发挥想象,续写寓言

1、知了望着飞远的大雁,除了懊悔,它还可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最终的结局怎样?

2、假如知了有幸生存下来了,到了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大雁又从南方飞回来了。想想看,此时的知了若是再遇见那只大雁,它会说些什么?接下来他又会怎么做?最终会如何呢?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呼唤: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想象;给学生空间,让学生飞翔;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展现。接下来我是这样做的)

角色表演,体验感受

①、学生分角色表演

(一人读课文叙述,一人扮演大雁,一人扮演知了)

②、组织学生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寻找他人的闪光点)

六、总结深化,畅谈感受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结合学习谈谈感受。

2、启发、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大家合作探究,共同解难。

3、教师评价并小结。

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是啊!知了学飞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知了由于不虚心,不认真,不坚持,因此才导致学飞失败。也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一个人有美好的愿望固然是好的,但要实现愿望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地为之拼搏,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以知了为鉴,刻苦不懈地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说板书】

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既要体现知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本文的线索及脉络,又能极好地体现寓意,这样精心设计的板书,浓缩了课文的精髓,体现了知了学飞的原因、经过及结局,便于理解体会。

12 知 了 学 飞

心理变化: 羡慕——不耐烦——自满——懊悔

寓 意: 要脚踏实地

要勤学苦练

【说预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深信学生一定会更加了解和喜爱寓言故事。结合多种形式的阅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一定能得以提高,借助说、演等方式的训练,学生会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培养,另外,学生也会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懂得做事的道理。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 教学理念

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在埃多斯山涯上刻下了这样脍灸入口的名言: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生命活力。跑作为锻炼身体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论任何年龄,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古代或现代还是将来,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美丽,为了你的聪明,跑步吧!

二 教材分析

1. 起源与发展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通讯兵在战场上进行军事联络和传递战物品,需要在战场上跑得快,又能迅速传递物品的战士,首先在军队里进行选拔。久而久之,发展演变为今天的接力跑比赛,并在19世纪末,被列入田径正式比赛项目。当时的比赛规则规定接棒人在20米接力区内跑进中从传棒人手中接棒。20世纪后期,规则规定从接力区后沿向后延长10米,作为预跑线,接棒队员可以在10预跑区域内任选一处开始起跑,但传接棒仍然必须在20米接力区内完成。从中也可以看出,在快跑中完成传接棒和提高跑速是接力棒今后发展的方向。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它既能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田径正式比赛的接力跑项目有男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少年女子有4*200米接力,它是由四人配合,各跑一段距离完成全程跑。学校中以4*100米接力运用练习的比较多。

3.教材内容

田径场上正式比赛的接力跑传接方法的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起跑方式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

上挑式:

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50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这种传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向后下方伸手臂动作比较自然,传棒人传棒动作也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是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如不换手再传给下一棒时,则只能握住接力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影响快速前进。

下压式

也有称"向前推送"的传棒方法,应当强调指出,在传棒时,手臂不要太高,而是用手腕动作将棒向前下方推送入接棒人手中。并且,传棒人可以用手腕动作来调整传棒动作的准确性。所以在做此动作时,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手中。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比较紧张,不够自然。采用下压式传接棒方法,练习时应培养运动员双手都能掌握传接棒技术,双手不但会传,而且也会接。

持棒方法 :

右手握住棒的后部,拇指与其它在指分开撑地,拇指与其它三指分开撑地,棒前端上翘。

初中接力跑有迎面接力跑、圆周接力跑和不同距离的团体接力等内容,迎面接力跑一般用立棒式传接棒。本次课学习上挑式、下压式接力跑左右传接棒的方法,其中以学习下压式左右手传接棒为主要内容。

4.接力跑教学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接力跑技术教学的重点是传、接棒技术和速度的衍接,难点是在接力区内用高速度跑完成传接棒技术。如果传接棒技术差,势必影响跑速耽误时间。在择各棒队员时,必须根据各个队员的特长,即各队员起跑手技术,弯道跑技术,冲刺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等,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把最有特长的队员安排在最合适的棒次上。另外,无论是采用哪一种传接棒方法,接力棒传递的顺序,都应是第一、第三棒沿跑道内侧跑进,以右手将棒传给第二、第四棒队员的左手,第二棒队员沿跑道外侧跑进,以左手将棒传给第三棒队员的右手。

三 教学目标

1. 学习掌握传接棒技术,以学习下压式左右手传接棒技术为主要内容。

2. 明确各棒分工和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掌握好传、接棒时机与配合,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

3.在课外活动和校级运动会等能够操作运用传接棒技术。

4.增加趣味接力赛,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智慧和技巧与同伴协作,体验成功乐趣,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四 教学方法与措施

1. 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2. 组织小组间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易犯错误:

起动标志不准确;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

纠正方法:

初步确定起跑标志后,根据传接棒同学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调整,可在起跑处放小纸团作为标志物;未听到到信号,一般不做伸臂接棒准备,熟练后可不采用信号;明确传接棒时机和方式,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无误。

五 教学流程:

一 开始准备活动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2.宣布课的教学内容

3.分组活动

游戏"闯关"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分别站在两侧拿两个球,打另一组同学的腰部以下,被打到的同学站在场地后面,另一组学生分两排站好,()两个两个通过封锁线到达对面。要求:两边击打同学不得越过两条线进里打人。

二 传接棒教学

1.教学导入

介绍接力跑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及今后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动机。

2.教学方法步骤

(1)教师学生互动,相互配合演练展示。

(2)循序渐进练习分组练习:

(a)起跑练习。

(b)在跑道内原地传接棒练习,前后相距约1.5米,内外侧跑道站位。

(c)两组相互观察、交流、练习,相互提高。

接棒,起跑距离约5.5米

教学设想与要求:

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明确并掌握知识点及动作要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达成合作默契。并提醒学生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

3.教学实践练习:

(1)分组按跑道接力比赛

(2)分组往返接力比赛

教学设计现要求:

要求学生严格按规则完成游戏,开发集体智慧,发展学生想象力,体验成功乐趣,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三 课堂小结放松活动(4分钟)

1.学生间相互放松,教师指导意念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间相互交流。

3.整理场地器材。(8根接力棒,两个排球)

4.师生再见

本课预计:

1.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2.运动强度在中等以上,平均心率在130-140左右

3.社会交往活动目标达成水平四

4.运动密度在30-40%左右。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熏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的前滚翻,前滚翻是五年级技巧练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操运动的基础,也是许多运动项目练习的辅助性手段,能够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同时让学生知道前滚翻也是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基本掌握前滚翻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以及空间平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助,能做到自我保护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团身紧,双手及时推垫。

本课教学难点是:滚动圆滑,动作协调。

五、教学方法运用:

(一)、教法:根据本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语言、情境导入法、模仿练习法、讲解示范法、表扬、鼓励法

(二)、学法: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小组互助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六、场地与器材准备:

小体操垫4块、录音机一台

七、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部分

课的导入通过韵律操(儿歌),课的开始部分,必须使每个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我设计了童谣拍手操,活动身体各部位:

你拍一我拍一,天天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扭扭我的小脑袋。

你拍三我拍三,我们一起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我们来学鹰展翅。

你拍五我拍五,大家一起来跳舞。你拍六我拍六,树上水果用力够。

你拍七我拍七,集合整队快静齐。你拍八我拍八,跑步跳远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一起游戏手拉手。你拍十我拍十,锻炼身体要坚持。

为后面的新授课做好了铺垫。本阶段我采用的半圆形队,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与老师都能近距离的观察到对方,也为后面两人一组的练习和游戏的场地布置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较好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我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这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推进教学。

第一层次:导入练习(前后滚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起学生练习前滚翻的欲望,我一开始进行了情景创设:小刺猬遇到危险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学生分别在垫子上模仿小刺猬团身滚动,教师巡视观察,请优秀学生展示,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前滚翻。)这儿教师打破了以往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去体会动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层次:学练完整动作

⑴教师语言诱导:刚才同学们已经模仿了小刺猬的滚翻动作,现在动脑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像它一样,顺利地滚翻过去呢?学生通过语言诱导,进行尝试,每人约2-3次。涌跃发言。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⑵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同学们通过尝试,肯定想了解一个完整而又正确的动作。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前滚翻动作技术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⑶运用儿歌进行练习:通过简单易懂的儿歌(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滚翻像圆球)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掌握团身滚动的动作要领。

⑷保护与帮助:前后的同学两人一组进行帮助与保护(保护者一手扶肩,一手托腰背部进行帮组,学生分组练习4-6次)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并通过在同伴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⑸教师巡视知道: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不正确的动作进行指导纠正,如身体倾斜、头顶触垫等。

(6)推优示范

让好的同学进行示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才能、水平和个性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表现欲。

整个环节都是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第三层次:情景游戏《穿越森林》

游戏最能满足低年级学生好玩、竞争的心理需求。教师创设情境:小刺猬在生活中为躲避侵袭,要穿越森林中的各种障碍(用小垫子布置活动场地),障碍赛跑—-钻过山洞、跨过小河,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即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练习密度,约2-3组,游戏中前滚翻与另外其他技术相结合,通过游戏既巩固了前滚翻动作要领,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提高了课堂气氛。

三、结束部分

1、孩子们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行全身心的放松,与情感交流,既达到了恢复身心的目的,又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2、教师小结

整节课预计密度约:40左右%,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课后作业:要求回家练习团身前后滚动,体验滚动过程。

小学说课稿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①、比赛时以为“我准拿第一”的许小满,为什么没讲好

②、从未参加过讲故事比赛的凌云,为什么讲得有声有色?

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3、指名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4、讨论:

学了课文,如果让你从许小满和凌云中选交好朋友,你会选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辨析明理

1、说一说

《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议一议

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用“yes”or“no”回答,并说明原因)

3、记一记

齐读格言,并背一背

4、读一读

读故事《学演讲》想想: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教那个年轻人两门功课?

二、总 结

自满是失败的祸根,谦虚是成功的法宝。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要虚心,不自满。

满 招 损 谦 受 益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课文包括《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四篇小说。这是继本册第一个小说单元之后的又一个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继续欣赏我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并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描写技巧。

《项链》是一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短篇小说,应让学生们重点掌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B、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们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D、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高二学生们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ABD是重点,C是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们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们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们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自主探究法 --学生们实践,巩固提高。

③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④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⑸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⑹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们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们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们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们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们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们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们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们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们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们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们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要实现有效控制,施控者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标准。在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课堂教学我都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一)导课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让学生们考虑这两首诗和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点拨。学生们略家思索便可以知道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 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笑声中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笑声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

关于莫泊桑,除了了让学生们自己回顾作者的基本情况外,我还补充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让他们在互相联系、互相比较中掌握知识。这样介绍作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学常识,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仅仅抓住。同时,这也是根据大纲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

3、解题

《项链》的原题是《首饰》,后来选入课本时,才更名为《项链》。我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经过点拨,学生们明确了在小说中,改变了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的,是一条项链,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这条项链展开的,因而后一个标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而原题《首饰》所涵盖的范畴显然太大了。那么,这一条小小的项链是如何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们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我的体会是,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抓准课题,深入挖掘课题所蕴涵的信息,这课书就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所以教师在实施点拨教学法时,决不能轻易放过课文的标题。

(二)说课文分析(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

1、关于本文的情节和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这里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可以辅助提问法,同是主要是为了解决目标A)

⑴、小说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

⑵、所有的情节中有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请指出来。

⑶、分析每一个情节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可以扣住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我要求大家在文中用笔勾画出来。(这样就渗透了目标B在其中。)

⑷、有人说“丢项链”写得太突然,没有写出必然性。让大家小组讨论是否这样?(有学生们这样回答:孤立地看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前文,尤其是全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那么她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自主探究出人物性格的致命弱点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

2、关于文章的结尾部分,首先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每个人不同的语气。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这也是诵读法在本节课中的体现。

“假项链”,是《项链》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让大家考虑最后说明“项链是假的”有怎样的“打击力量”?经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这就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3、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由此我让学生们考虑本文的偶然性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一个自主探究题,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觅,去探索。有的学生们见解独特:他说可以发现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请柬“一向很少发给职员”,“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手”,偶然;晚礼服的款子是“他恰好存着这么一笔款子”,偶然;借项链也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偶然;丈夫给妻子披上家常衣服也肯定不会想到这竟使妻子手忙脚乱,偶然;项链的丢失当然就更是偶然中的偶然;还项链时,朋友没有发现被掉包,也是偶然。并且这所有的“偶然”都是“极细小的事”,但是就是这些偶然的极细小的事却使玛蒂尔德的命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样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目标C就渗透在其中了。

(三)说练习

1、说课堂练习--表演场景

这里的表演不是课本剧的正式改编表演,讲台即是舞台,教材即是脚本,学生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们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项链》可沿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们给小说续写结尾或设想另外的情节,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但欣赏精彩的人物心理分析和探讨主题多重性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为此,我让学生们上讲台即兴表演了四个场景:课文开始、结尾和中间两处。下面是两位学生们的表演台词:这一段文字针对“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A、老板,这牛肉还是那个价吗?

B、你总是问又不买!

A、这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B、不要问啦,你买不起的!

A、那有什么便宜点的菜吗?

B、便宜的,你自己看吧!

A、这堆老白菜呢?

B、老白菜啊,这些至少两个铜子。

A、两个?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B、还再便宜?算了算了,一个铜子拿去吧,其他人还等着我呢!

这样的即兴发挥,真是巧妙生动的阐释。这样对课文进行拓展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解决目标D

2、说课后思考题

玛蒂尔德之所以把赝品当真物,是有因可寻的,让学生们考虑其中的原因。(⑴、就人而言,不敢想象那位“富有”得令人倾倒的朋友,竟会收藏价钱低贱的假货;⑵、就物而言,不敢相信那挂置放于缎盒、储藏于镜柜、光彩照人的项链,竟会是赝品;⑶、就己而言,生于“蓬门”,嫁于“寒士”,难见珠宝一面的家庭妇女,一眼就能看出珠宝的真伪吗?⑷、就理而言,即使是对友人的珠宝的真伪有所怀疑,又怎么好意思启齿相问呢?何况用毕还要归还于人呢?)

这样的思考题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而且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实现了一种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我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条项链的形式,把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标注在“项链”上,每个情节的前后分别是主人公差别较大的心理活动,项链的中心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条项链,实际上是玛蒂尔德给自己戴上的一个精神枷锁。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文字简练,版面均衡,又不单调,体现了艺术性。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略读课文。这个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侧重从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相处、友好帮助和深情厚谊入手,强调全球如家的意识。前两篇课文《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加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相互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情况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援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收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知道各国人民之间要和平相处,友好帮助。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阿尔及利亚受灾人民的帮助。

教学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1.资料搜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相关材料,既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非常重要。本课,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探究热点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指导,逐步让学生学会阅读。

3.多媒体辅助法

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凭借阅读提示,自读自悟,再重点探究学生关注的或不理解的问题。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自读为主,略而不简,教略而学丰。

四、多元阅读说教学程序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去年5月12日中国四川遭受了8级强地震,伤亡很多,损失惨重,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派出了大量的人员进行抗震救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前来支援,再现了一幕幕的感人的场面。我国也有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你还了解什么,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这支救援队也协助过其他国家地震抢险,他们表现出色,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赞扬。20xx年5月,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救任务,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一片赞誉。

你知道媒体是怎样报道这件事的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让大家明白阅读要求。

2.分小组读课文,相互评价指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请用跳读的方法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主要写了什么事。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引导学生用跳读的方法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通讯的阅读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在不理解的地方做符号,尽量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它弄明白。

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请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简单的立即解决,然后归纳出普遍的问题。

3.多媒体出示可能提出的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请四人小组,再读课文,并讨论。

4.分组汇报,互相补充。可以从严重的灾情、艰难的救援、高超的救援技术等方面适当点拨。

①谈到严重的灾情时播放课件:地震后,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尸体发臭,在劫难中逃生的人无家可归。通过真实的画面和哀挽的音乐,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无情,现实的残酷。然后课件出现写灾情的句子。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指导用低沉、舒缓的语气朗读:

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队员仍然坚持工作。请找出两个带有关联词“一……就……”的句子: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为了救灾,队员们分秒必争,速度快。)

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你觉得哪些词应重读,请注上重点符号,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齐读,让学生从“高达34摄氏度”、“厚厚的”、“浸透了”等词语中领会队员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坚持战斗。

③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交口称赞”、“闻名遐尔”的理解。从而了解是高超的救援技术使救援获得成功。

5.学生可能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要派人援助阿尔及利亚?在以上的学习之后,这里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看法。师适时板书。

[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积极的引导者、组织者,在这个环节中,我努力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并根据问题深读课文,再以重点词句为突破口理解全文。]

(四)激情朗读积累语言

1.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高度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请大声地说出来。对说得好的,全班跟着诵读。

2.孩子们,请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齐读课文。

3.自主选择喜欢的词语句段,进行摘抄。

[让学生由衷赞叹,既是思想感情的升华,也是能力的应用和拓展。第二学段目标明确规定,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让我们最后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在我国四川5.12大地震中,遇难:69229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但是面对灾难,我们不必害怕和恐慌,因为我们有着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因为我们有着这么一支优秀的国际救援队,我们的救援队以他们的顽强的毅力,高超的救援技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世界人民的爱心是相通的,在汶川地震中,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派来了他们国家的救援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出示课件,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每一个感人的画面,我想此刻,同学们肯定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请拿起手中的笔,记下对他们的祝愿,送上你最真诚的祝福吧

六,说板书

本课板书设计力求体现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附:板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全世界人民是一家

一速度快八

方不怕危险方

有救援技术高超支

难援

阿尔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