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实习报告 阅读(1.58W)

自我鉴定就是把一个时段的个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我们要做好总结,写好自我鉴定。自我鉴定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篇1

来到这个科不是很忙也不是很闲,但是也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即使以后我们遇到针灸推拿科方面的诊疗,我们也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治疗了。在针灸推拿科让我学到了很多,

如:

1、有效中药成分导向炎性介质,溶解消融,通过活络通脉原理治疗颈椎病。

2、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3、拔罐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4、按摩治病具有科学依据,经络学指出,人体的经络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连肢节,联络人体所有的器官、孔窍、毛发、筋肉、骨骼等,形成有机整体。按摩作用于局部体表或穴位,可活气血,具有治病强身的神奇功效。等等。以后不管是在任何科室,我都会努力积极地去做好!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东西,学到老,活到老。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篇2

眨眼之间,在校三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为了给明年的实习打下雄厚的基础,在今年暑假之中,我怀着对学习的热情,来到我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见习。短短的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东西还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作为医生应有的品德及其责任心。

满怀自信的我,在见习的第一天早上,早早地来到了一附院推拿科。到了八点,医生和护士准时的交接班,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将昨夜病人的情况进行报告。我站在旁边认真地听着,然后各个管床医生分别开始查房。我就跟着李老师开始查房,兜里揣小本子和写字笔,身上带着听诊器,认真地听老师如何询问病人病情,看他作相关体格检查,并时不时地把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我注意到老师在询问病人时,还时不时注意病人打点滴的速度是否合适:检查病人是否按时吃药,是否按要求吃药,并且将每一种药的作用对病人做了相关讲解,尽管这些都是护士做的事情,但为了更好取得更好治病疗效,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以确保万无一失。看着老师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对老师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查完房以后,我就跟着老师和学姐来到推拿治疗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给病人做治疗。因为之前在学校就学过推拿手法学,所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就大胆的在病人身上练习手法,不对之处老师就及时纠正,这让我的手法进步很快。在学校学的大部分都是理论,实际操作很少,在这里弥补了学校的不足,而且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完病人之后,老师会教我们如何开医嘱,我也跟着学姐学开化验单,整理病历本以及其他的相关琐事。

早上做完病人后,下午对于我们见习生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彼此身上练习手法,巩固学过的东西。除了练习手法,我们还学习如何拔罐、如何艾灸以及电针的使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观摩得份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基本上是如此。老师有空的时候就会跟我们讲讲推拿科的专科病种,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关检查及治疗等。在医院见习就是与学校学习的效果不一样,直接面对病人,让我们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了。当我遇到不懂或者非常模棱两可的问题是,我会在老师有空闲时间时向老师进行询问,这样他会讲得更详细一点,有时也会向学姐虚心请教,在其他时间我会抽时间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记得有一个早上查房时,一个病人向老师反映说:“在医院治疗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病情怎么不见缓解,还是老样子呢?”老师耐心的对病人解释说:“您这个是长期劳损造成的,需要长期的治疗。”出了病房老师就和主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病号是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才转入我院的,本不好治的病效果当然是不明显了。这让我想到了,当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还要学会很好的与病人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

在见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严格自我要求及老师、学姐的耐心指导,我基本上掌握了基本手法,学会了开各种化验单,熟悉并了解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症状体、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与预后转归等。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学校到的那点知识不扎实,或理论联系不是实际,或知识范围太窄等。虽然有时候站得腰酸腿的,很累,但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不得不迫使自己坚持跟着老师转,并时刻提醒自己重温课本的理论知识。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篇3

好久没更新日志了,毕竟在推拿科,一周五天上班,没请假没休息,每次下班都很累,晚上看书,然后就睡觉,生活挺有规律的,感觉很累,但是学到很多东西!

毕竟我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刚到推拿科,加上身体优势,感觉比其他人要容易上手。推拿科的一个月,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每次都是给病人做推拿放松,然后等老师复位,接着就给病人走罐拔罐,或者扎针,刺络拔罐等,熟悉了以后就操作很有效率了。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不习惯高强度工作,体力和耐力较弱,推拿后自身的手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损和疼痛,对下次的推拿造成一定影响;没有充分利用身体的优势做推拿,发力不正确,干活起来很容易疲累;手法变化不多,病人容易耐受适应;推拿的套路不熟练,手法不到位,没有明确的治疗目的;手法从质量上还欠缺均匀柔和渗透,与高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影像学和触诊基础薄弱,对患者的诊断不充分。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不断的'推拿实践,并虚心请教带教老师,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体力和耐力是在不断的推拿中锻炼出来的,至于手指上的劳损,只能多变换自己的手法,避免拇指过多用力。同时,在老师认真耐心的教育指导下,我纠正之前错误的站姿和手法,充分地利用到自身的体重、力量优势,更好地发力和避免自己疲劳。套路上,由袁老师亲自操作示范,我也感受了一遍,用他的话说的是:套路不是固定的,只是在大家没有推按套路概念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模板,不必拘泥于套路,但是推拿时套路上的原则都是一样的要遵循的,总的来说,手法可以多变,顺序都可以变,做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套路。之后通过不断的操作练习,我总结出自己的套路,并结合患者的病史操作,都获得了不俗的效果。看x片、CT、MR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触诊患者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还需要不断提高。

在推拿科的一个月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工作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患者和医生之间都有说有笑的,相处得十分融洽!特别感谢张老师和袁老师,给予了我很好的教学指导,使我在推拿科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善于给学生问问题,肯放手给学生操作。还有李师兄,李师姐,狗爷等等,大家互相之间没有隔膜,有说有笑,互相在身上练习,信任对方,相互帮助,气氛十分融洽!还有学会了很多推拿科常见病(颈椎并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扭伤、落枕等)的治疗和保健知识,还有跟病人的沟通和为病人着想。

总的来说推拿科是收获很大的一个科室。下一站就是传闻中很忙的脊柱骨科了,希望尽快适应吧!还有准备考研的复习,有空也要回回推拿科巩固下,毕竟是自己的专业。呵呵!

推拿科实习自我鉴定 篇4

经过两天的跟诊学习,我感受颇深。钦佩于老师们的高尚医德与敬业精神,同时也找到了以后在从事小儿推拿工作时努力的方向。感谢安吉为我们安排了这样接地气的学习计划,也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耐心讲解。在此也谈一下这两天的收获。此次跟诊,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一、小儿推拿工作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推拿工作中必须要抱着一颗爱心,一颗童心,第一天跟李哉秋老师学习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第一个小患者仅1岁3个月,已经有自己的思想,这时孩子不容易配合,但李老师想尽各种招帮孩子顺利地做完推拿。在钦佩李老师的同时也感到自己以后也要在与孩子沟通配合方面加强学习。

二、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1.养成运用中医理论思考问题,辨析疾病本质的习惯。运用四诊尤其是望诊收集疾病信息时要有条理,并且做到详细周全,无遗漏,学会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做出诊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需要我平时用心观察和练习,长期坚持才能做到。

2.加强对穴位的理解与记忆。前几天的学习往往属于机械记忆,对穴位的理解过于局限,所以在这两天的跟诊学习中发现很多时候把握不准。接下来自己应该加强对穴位的深入了解与记忆。

3.手法上勤加练习。在跟诊过程中发现我的手法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还好老师及时纠正。手法是否娴熟直接关系到调理效果的好坏。在以后的工作中务必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手法练习。

4.加强与孩子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5.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学习。

6.不断地补充临床小儿常见病的知识。

7.要想做好小儿推拿,还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8、最后最重要的是我要回去开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