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文案>三字经>

【热门】三字经作文集锦6篇

三字经 阅读(2.2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三字经作文集锦6篇

三字经作文 篇1

早就听妈妈说,《三字经》是一本老少皆宜、脍炙人口的书,书中包含了我们国家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哲学道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默默记住了《三字经》这书,平时听别人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经》中的句子,我也记住了一些,但是没有完整读过。 所以,寒假一开始,我就一口气读完后,我才发现确实如妈妈说的那样,《三字经》不过简单上千字,其内容却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却一知半解。

其中有两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自己的父亲,天冷的时候用身体帮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给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这两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要懂得谦让。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来张口,饭来张口的孩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安排好。我知道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非常惭愧,决定要向他们学习,不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并要孝顺父母,在和同学朋友们一起时,不要逞强,要懂得礼让。

当然,《三字经》里值得我学习的故事和道理还有很多,我读了《三字经》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本好书。

指导教师:孙学红

三字经作文 篇2

特别是对“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感受颇深。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写的。

这句话意思是:狗在晚上能为人们看家守门,公鸡天明刚亮的时候能够为人们报晓。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学习,怎么有资格做人呢。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我惭愧极了。鸡狗都能为供养他们的主人尽心尽力的'工作。

而家中小皇帝的我,为所欲为,没人敢不服从我的命令,一天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和小朋友玩。从不知学习的重要性。这不连鸡狗都不如吗?父母那么宠爱我,起早贪黑地拼命挣钱,为得不就是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吗?“怎么有资格做人呢。”我不太懂,但我知道我现在还小,只要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让父母操心,尽自己所能好好学习。

学习好了父母就会开心,开心了父母就不会生病,不生病就不会老去。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不要做一个鸡狗都不如的坏孩子。

三字经作文 篇3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启蒙文化等,数不胜数。今天单说说中国的传统启蒙文化《三字经》,这本书。

三字经一句三字,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抑扬顿挫,声音优美动听,像一首动听的歌曲,百听不厌。三字经是国学广大少年儿童启蒙文化的经典教材,是每一个少年儿童必读之书。三字经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名人帮事、劝人发奋读书,保家为国等。多方面的知识。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先贤的细语,明白做人的道理,分辨社会上的真善美。

现在我虽然已经上三年级了,妈妈教我读《三字经》至今我还能背下来几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

这些句子,虽然现在我不能全懂它的意思,但我渐渐长大,随着我知识的增多,慢慢我会理解的,对我是有益的,我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作文 篇4

如果说,有一本书,在诵读时既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那有可能是《三字经》。

如果说,有一本书,在诵读中不仅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又能讲明道理,对我影响很大,那一定是《三字经》。

早在幼儿园,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背诵《三字经》的前半部分。在大家的鼓励下,我们把《三字经》当成了儿歌背诵,比一比谁更熟练,谁更响亮。虽然,我不认识其中的很多字,也不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但是我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要我们学会尊敬师长,学习各种礼节,"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和体谅父母,"融四岁,能让梨"让我们懂得要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

到了小学一年级,我们开始全文背诵《三字经》,早上在背,晚上再背,连放学的路上都在背。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很多蕴含在《三字经》里的故事,"孟母三迁"、"管宁割席"、"孔融让梨"、"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卧薪尝胆"、"立木为信"、"韦编三绝"、"孔子拜师"、"赵普夜读"、"编蒲抄书"、"孙敬悬发"、"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等,我们在这些有趣的故事中学到伦理思想和道德准则,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年暑假,我重新诵读了《三字经》,发现短短的三个字里,包含了许多历史、天文和地理知识。我最喜欢读的是从"自羲农,至黄帝"开始这一大段,这是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各个朝代由盛到衰的过程。诵读了《三字经》里关于朝代的段落,让我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我在《三字经》的经典诵读中寻得了无穷乐趣,希望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字经作文 篇5

冬春之交,外婆的菜园里生机勃勃,一片丰收景象:白菜像打包的棉花坨,依偎在大地的怀抱;莴笋像一个个挺立的卫兵,等待人们去检阅;萝卜悄悄地探出头来,渴望主人去抚摸;大葱披着一头散发,等待人们去梳理……噢,外婆的菜怎么种得这么好呢?外婆笑着对我说:“你哪里知道,我种菜也有‘三字经’哩!”

一、勤

外婆常说:“小菜小勤快。”种菜离不开“勤快”二字。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在菜园里都能看到外婆劳动的身影。从播种到锄草到施肥,再到收获,外婆总是忙个不停。外婆常说:“菜,三分在种,七分在管。”管理菜园需要相当多的时间的。特别是施肥,三天一小浇,七天一大浇,才能保丰收。外婆一年莴笋至少换种六次,白菜至少换种四次。品种分别采用50天、80天、100天、120天生长期的,一轮接一轮,土也闲不住,人就更闲不住了。外婆就是这样每天不停地在耕耘,在劳作,用一双勤劳的手把小菜园打理得生机盎然。

二、密

外婆只有两块一丈见方的土地,我常在想:外婆家只有那么一点土,怎么收获了那么多菜呢?我不解地去问外婆,外婆说:“蔬菜蔬菜,多收密栽。想要多收蔬菜,就得合理密植,在有限的土地上适当缩小作物行距和株距,能够增加播种量,还能充分利用空间、阳光和肥料。”“哦,原来是这样。”我点点头。从我懂事开始,就观察外婆种菜,她把田地分成了好几片,土与菜亲密无间,收完这又种那,一拨接一拨,没有间断。果然,人家的菜早吃光了,可外婆的菜一拨吃完了,另一上冒的井水喝也喝不完。

三、肥

要想种好菜,没有肥是不行的。“生口的要吃,生根的要肥。”这句话是外婆的口头禅。外婆种菜用的都是有机肥,如人类粪便、鸡屎、山灰等。种菜前,外婆先施足底肥,把土挖好之后,将底肥放进凼里面。然后根据需要及时追肥。生长时,一发现菜苗黄了就加紧施肥。施肥时,将粪便、鸡屎搭配,绝不盲目地施一种肥,根据生长情况轮番施肥。由于外婆种菜不使用化肥、不喷洒农药,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吃起来又香又甜,无毒无污染。

外婆的菜园里,一年四季,蔬菜累累。有时菜多了吃不完,就送给邻居和亲友吃。大家都称赞道:“吃了外婆的菜,放心又自在,安全又无毒,身体长得快!”

三字经作文 篇6

周末,我重温了《三字经》这本书,这次的阅读,让我加深了对书中许多句子的理解。思想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觉悟,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深源长。

一打开书本,我被里面的每句话给吸引住了,比如:“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几句话,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你不去学习,就不懂得道理,一个不知道伦理道德的人,活在世上就没有人尊重你。而后面的几句话说我们年幼时要向老师,向长辈朋友学习礼仪。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不懂事,在学校里总以为学习不重要,上课不仅容易走神,不认真听讲,还常常惹老师生气。成绩必然一落千丈,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班里的同学都在进步,而我一直原地踏步。每次的成绩排名,都让我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我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渐渐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开始认真听课了。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成绩提高了,我感叹的说:“当初我不该上课不听讲,而耽误了学习”,幸好后面我能悬崖勒马。

平时我还认为,有些礼仪太繁琐了,总觉得做与不做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一回,我家中来了一位客人,爸爸叫我给客人端水倒茶,还对客人说:“叔叔请慢用”,那位叔叔笑着对我说:“谢谢,你真有礼貌”。我听了叔叔的赞美,心里真高兴,一整天整个人都是飘乎乎的,嘻嘻……

《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做事。大家都一起来读读吧,让中华的传统文化永驻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