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科普

心理健康 阅读(9.48K)

随着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上热点关注的话题,下面小编带来心理健康科普,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科普

(一) 人为什么会自杀

“赵伟自杀了!”

“?”

“唐玲在微信群发的消息。”

“回美国后,自己用枪……”

赵伟是我的国内高中同学,早年一起考“脱”考“姬”的难友。来美读完学位后,他老兄就丢下老婆孩子回国了。回国前,他觉得美国不安全,充满对他的歧视,FBI在监视他的电邮……

一个月前和赵伟通话时,他说中国的同事也暗地里给他使坏,学校不想跟他续约了。当时听出他的情绪低落,我还安慰了几句,也没有太在意。

谁曾想,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中年女人的伴侣,一个少年孩童的依靠,一对年迈老人的希望,就这样放下自己的幸福和责任,永远地消失了!留给他人无尽的思念和伤痛。

是的, 赵伟并不孤单, 按的数据, 全球年均自杀死亡率为十万分之十六, 也就是说全世界大概每天有3210个生命死于自杀。 美国的年均自杀死亡率为十万分之十二,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三万八千多人。

我们不禁要问,人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是一种受情感支配的、有计划的自主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精神活动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都参与了自杀活动。

思维活动参与的计划过程涉及到生死选择的逻辑,即死是一种比生更好的选项。正常思维依据已知事实或个人信念作选择,很显然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事实证明死后的生活会是如何。即使是宗教信仰主张有死后世界,主流传统宗教也是反对通过自杀进入死后世界的。因此认为死是比生更好选项的思维并没有事实基础,也不符合正常逻辑,是一种病理思维。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是虽然对死后世界一无所知,但生的痛苦却达到了极点,所以选择死。精神痛苦是一种主观体验,个人对环境信息的解读决定了主观体验,所以生的痛苦体验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参数,在生与死决策上应该给改变这个参数提供机会。同时面对问题不是去解决而是选择逃避,往一个一无所知的方向逃, 这同样是一种非适应性的病理思维。

情感活动可能会因极度抑郁而失去对生的欲望,太过焦虑痛苦无法享受生的乐趣,躁狂状态对死的无所畏惧,情感调节失控时在生死问题上冲动草率行事。这都是常见的病理性情感导致自杀。

没有思维和情感的行为通常不存在,但因为滥用药品、毒品、或酒精导致思维情感紊乱,无法履行正常思维的选择和判断,情感失调而产生自杀行为,也很常见。

医学不认为自杀想法是一种正常的精神活动,也不认为自杀行为是一种健康的行为。生命的基本逻辑是求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应该符合求生的逻辑。自杀,一定是精神活动出了问题;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自杀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关于自杀有两种情况要注意:一是绝大多数精神病人不是死于自杀。患各种精神疾病含药物滥用的人在普通人群中的比例大约是四分之一,但自杀死亡数只占总死亡数的1.8%。也就是说有93.5%的精神病人不是死于自杀。二是大约百分之十的自杀者并无慢性精神疾病历史,他们的自杀活动常常源于个人生活变故,如青少年和恋人分手,中年人突然失去工作或经济上破产,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突然失去政治经济地位或面临牢狱危险,因某种个人信仰如武士道精神要求、忠君无路…….. 他们的自杀行为不能归为普通概念的精神疾病,但自杀行为本身仍然可以界定为短暂性精神活动失常。这在自由、人权(包括选择死亡的自由和权力)高于一切的国家,为精神医学介入救治自杀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二) 精神病是大脑的疾病

“你神经病啊!”

“你才有病!”

“那人精神病!”

“他是偏执狂!”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非医学专业人员,通常不能区分“神经”和“精神”这两个概念,但并不妨碍他们任意使用这两个词,并涂抹上辱骂或蔑视的色彩,免费赠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神经病”和“精神病”这两个词,在大众语言里存有负性道德和价值判断隐义。这是历史上歧视精神病患者的文化遗迹,是一种对真正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的伤害。我们必须消除这种歧视文化,终止对患者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人为什么会患精神疾病?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自动化机器,那么,这个机器是由各司其职的各大器官系统组成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为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循环系统负责为人体各器官运送氧气、营养物质、调节分子和代谢物。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氧气的吸收和代谢废气二氧化碳的排出。这些器官系统的疾病,会影响其功能的完成,严重时,如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会终止生命。

神经系统的核心是大脑。大脑在人体这个自动化机器中,扮演中央芯片,载有寄存器的功能,负责指挥和协调人体有目的性的活动和行为,保证个体适应环境而生存和生殖。精神病患者就是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大脑不能履行指挥和协调人体有目的活动的正常功能。轻度大脑功能失调,可能仅仅表现为情绪低落,不能享受生活乐趣,类似感冒等身体疾病;严重大脑功能失调,病人可能丧失对环境危险因素的判断力,置生命于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病和心脏病一样,都是人体某器官的功能出了问题,严重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精神病就是神经系统的疾病,与社会的价值和道德判断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精神病。根据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数据,在普通人群里,每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每十七个人就有一个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比如,娱乐业明星张国荣死于抑郁症自杀;媒体名人崔永元自爆患抑郁症;上世纪足球明星马拉多纳患有药物成瘾性疾病;电影《美丽心灵》的原型,数学家,经济学诺奖得主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美国前总统里根晚年患老年痴呆病……还有,可能你的同学,你的邻居,你的亲戚、家人,甚至你自己,在某个时段就是精神病患者。像患感冒或癌症一样,是否患精神病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有所选择的。

病人这个群体,不管是糖尿病还是抑郁症患者,他们追逐个人梦想和享受生活的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能正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会把他们界定为弱势群体。对弱势或病人群体的照顾,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同理,一个人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也体现了个人的人文修养和慈悲情怀。对于精神病人歧视的文化,终止于我们的共同努力!

(三) 精神活动:思维与情感

我们经常听到“精神”这个词, 如共产主义精神、基督精神、雷锋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伊斯兰圣战精神、科学精神……甚至区域、行业意义的精神,如北大精神、深圳精神、华西村精神……还有文件精神、上级精神等,当然,这里的精神指的是群体意识、理念、信仰、宗旨等,和医学上讨论的个体精神活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医学上讲的精神是指大脑相关的功能活动,包括知觉、思维、判断和记忆等认知功能,还有思考和推理过程,以及对过去的记忆、对现在环境的识别、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测,同时管理情感情绪活动。这一切对外则表现为态度和行为。

精神活动可大致分为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两个大方面。

思维活动(Thinking),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讲,是指人接受环境信息、分析加工信息、产生自主活动的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思维活动由感知、记忆、形成概念、推理、计划和执行等过程组成。神经科学把思维活动物化,思维活动是神经运动系统功能的最高表现形式,通过低级的神经、肌肉细胞的电活动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实现。大脑分子水平的活动, 遵循普通的物理学和化学规律,这也是思维这种主观现象和物理学化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的连接点,是思维的物质基础。

情感体验(Emotion),是指有意识的主观感受,用语言表达为“快乐”“爱”“忧伤”“焦虑”“愤怒”……。情感体验常常伴发强烈的行为倾向。 譬如和快乐、爱、喜欢等情感相伴的是积极的态度、主动的计划、友好的姿态、助人的行为;和忧伤、焦虑、愤怒等情感相伴的是被动、放弃、逃跑、敌意、攻击。大众心理学通常把以上两类情感活动分别叫作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语言上的正负分类容易把情感活动涂上价值判断的色彩,其实,情感本身没有对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任何和个人所处内外环境协调的情感都是健康情感。在平和、友好的环境中表现愤怒、忧伤、敌意和在危及生命的环境中表现快乐、喜悦、无觉等都不是健康的情感体验。

精神活动的思维和情感分类是人为的。事实上,它们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共存的。譬如,对花园里的一朵玫瑰花,通常的情感反应是快乐,但如果这朵玫瑰是你的情敌为你过去的情人所种,或者你曾经有摘玫瑰花被玫瑰刺伤,导致感染,几乎切肢的经历,那么,你对这朵玫瑰的情感体验会大不一样,这就是记忆这种思维活动对情感体验的影响。同样,当你处于快乐情绪时,你更愿意作出妥协的决定。浪漫的求爱氛围,双方都处于快乐状态,求爱成功可能性大增。商业交易过程中的美言和小恩小惠,就是在激发潜在采购者的快乐情感,有利于犹豫中的顾客下单。这就是情感对判断和决策等思维活动的影响。

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求量化精神活动的方法, 智商(IQ)测试和情商(EQ)概念的提出,反映的就是这种努力。智商基本反映个人的思维潜力,即先天条件。个人综合思维能力更多的受后天教育和经历的影响。情商的本质是适应环境的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同样由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经历决定。

对应于身高、体重、三围、肤色、颜值等物理指标的身体标识,通过智力、知识、技能、判断、价值等思维活动和爱、恨等情绪表达所表现的精神活动,是一个人的精神标识。有意识地认识个人精神活动的自然属性,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四)精神疾病是大脑疾病的科学依据

精神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精神活动出了问题。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类对它的认识和人类对其它医学现象的认识基本同步。公元前的印度、希腊、埃及和中国最早的医书都有记载。相传成就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就有“疯”“癫”“狂”的描述。民间对精神病人称“疯子”,跟中文医书里“疯”的描述相近。和所有对其它疾病的认识一样,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也必然经历从现象描述、归类到病理、机理认识的过程。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医生就提出了精神疾病是人体生理功能疾病的概念。但是,在一些远离现代文明的地区,时至今日,精神疾病仍然被认为是超自然力量附体所致。

由于精神疾病探讨的是病人的情感体验、感知思维、信念和行为规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科学作为一种方法学,按定义就要求客观并具有可验证性。那么精神疾病满足客观可验证性要求么?

我们以疼痛为例, 来剖析疼痛这个主观感觉的客观性。疼痛见于所有医学现场。受过医学训练的人都知道,疼痛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主观体验,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对于没有受过医学训练的人,见到病人因为躯体外伤而疼痛,便直觉地认为疼痛是外伤部位的疾病,没大脑啥事儿。从疼痛发生的病因上讲,这种说法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要治疗外伤性疼痛,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通常,外伤部位的外科清创缝合并不能止痛,局部麻药效果短,反复使用局麻药又不利于外伤愈合。但如果这时使用作用于大脑的镇痛药,如吗啡类药物,外伤病人的疼痛就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而且对外伤局部愈合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这种使用中枢性镇痛药治疗外伤性疼痛的方法,为疼痛是大脑的主观体验提供了科学证据,同时也证明了这种主观体验是有和吗啡相关的神经化学基础。

在近代神经科学出现、发展以前,精神和大脑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问题。二元论(Dualism)认为,精神活动独立于大脑而存在;唯心主义(Idealism)认为,精神活动和物质世界都是主观幻觉,因主观体验而存在;唯物主义(Materialism)则认为,精神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附属功能,这和现代神经科学的认识基本一致。

大脑存在的客观性,是任何一个有正常感知功能的人都能体验到的。比较生物学研究发现,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出现于海蜇(Jellyfish)。神经结构的复杂性随物种进化而逐渐增加,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也随着神经结构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就目前所知,人类是地球上神经结构最复杂的生物,也是适应环境最有效的生物。

人类大脑有相对的功能分区。这种功能分区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用电或化学方法刺激脑干(大脑尾端和脊髓相连的那部分神经结构)的心血管中枢或呼吸中枢,可以观察到血压心跳或呼吸的变化。脑干心血管中枢或呼吸中枢出血或受压以及其它损伤,会导致心跳或呼吸停止。神经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显示,脑干跟支配心脏和呼吸的神经直接或间接相连。同样的神经科学方法和近年出现的功能脑成像技术,也鉴定出了大脑的语言、视觉、听觉、运动、记忆、情绪、认知,以及高级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的脑区。

我们用肉眼可以感知厘米、毫米范围的大脑神经结构,借助显微镜和神经组织染色技术,可以在微米水平看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神经元(Neuron)。估计人的大脑有68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Synapse)相互连接,一个神经元可以有多达1万个突触和其它神经元连接。单个神经元以电脉冲的形式表现它的存在和功能。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通过化学分子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有一个从电脉冲到化学分子和从化学分子到电脉冲的电化学转换过程。由于不同突触间化学分子和电化学分子转化调控的不同,神经元之间形成非一一对应的电脉冲关系。这是神经元之间复杂信息传递关系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也是大脑功能多样性的细胞分子基础。

神经元表面的电脉冲,通过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和其它化学信号传递到神经元细胞核,会影响神经元的遗传模版DNA的转录和表达,导致神经元功能的长期变化,这是神经可塑性和大脑记忆的基础。因为记忆,人类在宏观层面建立了使用符号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种符号可以是自然语言符号,也可以是数学、科学、艺术、或人文科学符号;因为记忆,人类学会了运动技巧,譬如使用工具、运动和游戏,并因此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生理限制区域,丰富了生活乐趣;因为记忆,人类把愉悦体验或相伴的生活经历同时保存下来,这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痛苦场景的回避等情感活动的基础。通过使用文字、视觉、听觉语言,纪录、创造和传播人类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文学和艺术,是人类群体精神文化活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大脑创伤导致精神活动的变化,作用于大脑的药物导致精神活动变化,精神疾病患者不同脑区的功能影像学变化,如此种种,都为精神疾病是大脑的疾病提供了科学证据。

搞清精神活动的科学基础,实现精神活动完全可预测、可调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就目前人类的认知水平而言,我们说精神活动是客观现象,并有有很强的科学证据支持精神活动和大脑的细胞分子水平活动明确关联,应该是客观的。

(五)正常和疾病

“牙痛不是病。”

“感冒呢?”

“焦虑呢?”

“……”

什么是病?什么情况属于正常?正常和疾病的界线又在哪里? 这个问题不仅是精神医学的一大话题,也是普通医学的永恒话题。

感冒是病吗?

几乎所有的人都得过感冒,都对感冒有亲身体会。一个人患了感冒,主观感受可能有咽喉痛、流鼻涕、鼻塞、头痛、全身不舒服、食欲下降、疲惫无力,以至于工作学习和照顾自己的能力下降;客观检查可能有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等现象。即使不看医生,通常一周左右症状和体征会自行消失,生活恢复正常。

感冒的症状和体征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引起。人体有一个复杂的免疫系统,当感冒病毒或细菌进入上呼吸道,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试图清除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健康的免疫系统通常能清除入侵的感冒病毒和细菌,感冒症状便会消失;而免疫功能缺陷,如遗传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或没有病原微生物,就都不会有感冒症状。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致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如肿瘤化疗期间、营养不良、过度疲劳, 以及病毒或细菌过分强大等, 感冒便会持续更长时间, 甚至发展成肺炎,直至危及生命。

尽管学者们可以就感冒是不是病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但是医学对感冒的处理意见却非常明确:如果一周内感冒未见好转,就应该去看医生。

焦虑是病吗?

再用完全一样的思路来看待焦虑。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经历过焦虑,焦虑的认知特点是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可伴有紧张、失眠、头痛、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工作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照顾自己的能力下降等症状和功能变化。即使不看医生,大多数人的焦虑感也会在短期内消失,恢复生活正常状态。人体有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焦虑的发生是因为环境的危险或感知的危险,如升学考试、工作安全、婚姻走向、亲人健康…… 和神经应激机制相互作用所致。焦虑有利于调动认知资源,有效应对危险和压力。一个健康的神经应激机制能调整注意力、优化认知资源,化解压力,消除焦虑,恢复正常心态和功能。但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人体应激机制下降,如有其它精神疾病、滥用药物、身体病痛,以及压力太大或持续时间过长等, 焦虑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基本功能,甚至导致自杀念头,危及生命。

尽管我们可以继续就焦虑是不是精神疾病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但医学对焦虑的处理也非常明确:如果焦虑伴有自杀想法,应尽快去就近的急症科求医。如果焦虑持续时间太长(多长时间算太长,可以自定义),感觉心理痛苦难忍, 或不能履行日常基本功能,就该去看医生了。

医学是应用科学, 关于正常和异常、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医学实践,并不停留于纯粹的哲学思辨和理论讨论。同理正常精神活动和异常精神活动,也不总是非白即黑,界限分明。但精神疾病存在的客观性,精神医学实践的独立性和对精神疾病诊断的严肃性,保证了精神医学的科学性和善良、人性和尊重等基本的医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