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社会工作>学历学位>

2016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分析

学历学位 阅读(2.41W)

近日,一条重磅消息刷爆了教育界人士的朋友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附后),并向教育界人士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建议。人们普遍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寄予厚望,因为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下面是通过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梳理分析,总结了2016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及对考生提出的要求。具体内容请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2016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分析

1.以小写大,小中见大

考场上,运用“以小写大,小中见大”,写出较为高远的立意。通过自己亲历亲见的小人物、小事情、小片段、小场景,来反映民族、国家时代、改革创新大大主题,反映爱国情结时代精神(如竞争、和谐、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以及歌颂真善。

很多学生作文立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狭小空间,只停留在记录自己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小气”。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人生的、长远的、世界的眼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

2.注重思辨能力,打造表达的智慧性

从近两年的高考作文来看,思辨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考察思辨能力,这是大趋势。2015年的很多作文题都在注重思辨上下了很大工夫。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引导考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符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能体现传统社会刚柔相济的修养问题,又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

3.立意正确鲜明

立意正确鲜明就是作文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就是要写出传统美德,反映时代的印记,抒发健康的感情。考场作文的过程应该的展示我们思想境界、净化感情的过程。这里要注意的就是社会“阴暗面”的问题,要体现出正确的感情倾向,要用积极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

4.立意新颖清新

“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的文章能给人以新鲜的生活感受和教益。“新”建立在作者对事物独到、深刻的认识之上。文章还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写文章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的发展,跳动时代的脉搏,歌颂美好的生活和情感,鞭挞不良的现象与丑恶。

5.探究深化、内化积淀

写作从来就是与“钻研探究”并行并生的。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其实就是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宽广的探究领域。学生在这个专题里探究钻研,才能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不断揣摩相关表达,不断深化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不断丰富情感与完善思维。

从写作“初步完成”到“不厌其烦”的修改,这时一个通过对专题内容不断探究钻研而将写作逐步深入完善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动态往复的过程中,考生要将“改进的内容”不断地内化积淀。不少学生忽略了这一点,这是导致写作训练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

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征求意见稿)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