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心理学>心理资讯>

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心理资讯 阅读(7.33K)

误读一:

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自杀率高?

其实我们只是亚健康状态

据有关专家与资料指出,全球每年有10万例自杀事件。而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自杀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于是一些人想当然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自杀率高,并总是责难学校。实际上大学生自杀率果真比同龄人高吗?大学生自杀完全是因为大学的工作没有做好吗?

相对而言,大学生并不是自杀高危群体,也不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即使是不足10万分之2的自杀率却导致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损失。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自杀行为,对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学校和社会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据《新快报》报道,去年4月广东召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了往年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自杀形势,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03年至2008年底,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01例,仅2008年一年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可见一斑。

高校自杀率上升只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表现之一,诸如由于失恋、压力大、社会关系不融洽引起的抑郁、失常行为、轻生心理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初期的心理疾病若不及时预防与治疗,极容易发展成为极端行为。

误读二:

找心理咨询老师 被认为“有病”

寻求帮助并没不妥

在社会角色上,大学生算是个“半兽人”,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里,一只脚踏进社会的大熔炉,另一只却还在温暖的羽翼下,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在许多想法、行为中在这种矛盾下难免冲动、狭隘,导致了许多可以避免的问题。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向导,如地图般引导行进他们正确的道路,不仅是在学习上,更是在心理上。

然而,华南师范大学一项有关心理辅导机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469名被调查者中,88%的受访者从未去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即使是遇上心理困难,也只是自行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在大多数人心中,找心理咨询师是“心理有病”、“ 精神分裂”,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从而造成了对心理咨询的曲解。

所以,目前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资源闲置的状况。各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为选修课或公选课。例如华工的现代心理学,广药的交际心理学、星海的音乐心理学等,这些课程都能够做到引起学生的兴趣的目的。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每个高校都开设的选修课。但没有一个学校开设相关方面的必修课。

误读三:

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自杀者”

脆弱≠自杀

在大多数人眼里,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给“治病”的一种行为。然而,绝大多部分大学生并不都患上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只是缺乏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这种小问题更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不过,据华南师范大学一项心理机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但当学生自身面临心理问题时,向心理机构寻求帮助不会是他们的首要选择。表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女生达17%,男生更是高达21%,这足以说明学生对心理辅导机构的排斥心理。这是因为过去的中学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相对较少,学生没有心理咨询这个习惯,且心理咨询中心这类的机构在近年来才发展较快,尽管部分学生并没“去心理咨询都是有病的”的偏激观念,但过去人们对心理咨询机构敬而远之的态度始终深深影响着他们。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其中,为可怕的是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的一些简单的认识和分析 :

就我看来,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之所以会存在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其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在进入大学后,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因而出现了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同时,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会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复杂社会环境,心理负担也逐渐加重。因此更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