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心理学>心理资讯>

怎样拒绝别人?

心理资讯 阅读(2.05W)

生活中有的不仅仅的单纯的对与错,很多时候需要说出口的是与不是在一念之间,更多时候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有时候,即使说出口以后还会后悔不已。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怎样拒绝别人?

这种因为某个事件,让我们心理出现冲突而难下决定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做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会让人感觉到心理压力和不舒适感,在人们同时具有相对立的信仰,价值观,理念等,并且遇到一种现象使这相对立的两面出现冲突时出现。

打个比方,今天你给客户提交了一个方案,客户并不全然满意,提出了他们认为的修改意见。可是,客户的修改意见,并不符合方案最优化的标准。你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方案对客户说“不”,还是根据客户至上的原则对客户说“是”。这在你心中的纠结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

不管你是不是在评判别人的行为处事中,还是在预想自己的行为举止中会有怎样强硬的,坚持真我的'态度。现实生活中,往往说“不”比说“是”更难,在认知失调的情景中,人们总是更倾向于说“是”。就是如此的奇怪,即使有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与不是的利害关系,或许拒绝是对的选择,我们还是会迎合。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人好心善,或者死要面子。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作怪。更具体的说,是大脑中的杏仁核在作怪。这个负责人们情绪的杏仁核一定会觉得很委屈,其实它也并不是在作怪,它只是想要更好的保护我们。当认知失调出现时,人们会有很强的不舒适感,那么杏仁核为了让我们更好受一点,就会让我们更倾向于说出“是”。这样避免了我们说“不”的不舒适感。

说“不”,对他人很难

拒绝不但容易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记得小时候大家抬杠的时候,一定说过类似的话,“不就说了你几句,也不少块肉。”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心里受点伤害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在生理上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心理学研究表示:人的心理伤害和生理伤害往往是互通的。比如,有研究表明,当你的身体在经受痛苦时,如果有人给你提供适应的社会支持,也就是安慰和关怀,那么你在身体上的痛苦感会显著的减弱。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服用泰诺(止痛剂),可以减弱你在社会上受到拒绝以后带来的受挫感。也就是说生理上的止痛也可以在心理上止痛。这么看来,言语上给他人带来的痛苦也会同样给他人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因此,作为会共情的人类,我们并不希望看到他人受到伤害,这也让说“不”难上加难。

那要怎么说?

说“不”如此之难,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说的出口?

心理学家Rick Hanson给我们了几点建议。

1. 好意——即使拒绝别人也是要出于好意,目的是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2. 真实——不夸张,不脱离事件本身。

3. 有益——是能让事件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并不是让事情变糟。

4. 时效——说“不”并不是出于激动,并且也保证对方能够清楚的知晓你的真义。

5. 不粗暴——你可以说的坚定,强烈,指向明确,但不能使用粗暴的语句。要做的是表达清楚意见,而不是发泄情绪。

仔细看这五条建议,不仅仅是说“不”,也是怎么样做有效交流沟通的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