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选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概况

选院校 阅读(1.03W)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896年,同年建成一个图书室,1919年建成独立的图书馆大楼。1981年7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王震等同志亲自关怀下,原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先生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1985年10月包兆龙图书馆落成使用。1990年,为适应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发展,在闵行校区兴建了包玉刚图书馆,于1992年10月建成。2005年,学校整体战略开始向闵行校区转移,遂计划在闵行校区兴建新馆。位于闵行校区中心位置的新馆于2006年3月11日奠基,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于2008年9月正式启用。为配合学校整体布局,徐汇校区包兆龙图书馆分别搬迁至徐汇校区西大楼、新上院,分别定位为图书馆储备书库、图书馆社科馆,储备书库于2013年4月正式启用,社科馆于2013年9月正式启用。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概况

图书馆提出“一流服务、主动服务、智能服务;一站式、自助式;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宗旨,创建“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的服务理念,以学科服务为主线,使位于闵行、徐汇和卢湾三大校区的四所图书馆形成多分馆协同服务模式,将图书馆定位为“以人为本,读者之家;知识服务,第二课堂;信息主导,共享空间”。推行“藏、查、借、阅、参”一体化服务机制,注重信息素养教育,传承学术精髓,弘扬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学科化服务,主动发挥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的作用。四所图书馆的定位分别为:新馆作为主馆,定位为“理工生医农科综合馆”;包玉刚图书馆定位为“人文社科综合馆”;徐汇校区图书馆定位为“社科馆”;医学院图书馆定位为“医学馆”。至此图书馆总面积约为6.12万平米,阅览座位约5833席。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40万册,期刊7500余种,电子期刊5.54万种,电子图书268.27万种,学位论文286.19万种,电子数据库395个,此外,多媒体资源馆藏总量达15TB。支持通过网络24×7的馆藏目录、电子文献、馆际互借、参考咨询、文献征订、新书刊报道等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国际图联(IFLA)成员馆,并与国内主要图书馆、信息中心和美、英、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图书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交通、材料、机电、能源、信息、管理及农业等学科领域形成馆藏文献特色,同时紧跟学校学科发展政策,加大力度进行人文社科类馆藏资源的建设,努力成为学校的学习资源中心和信息共享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承担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东南地区中心、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管理中心、上海中心图书馆交大分馆等职责,同时,是具有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委双重资质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还是全国首个设在图书馆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通过合理配置和协调资源,引进先进理念与服务技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书刊资源以及知识服务支撑平台,并努力成为学校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高水平的信息咨询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愿景是:通过建设国际化、开放性、综合性和研究型的学术文献信息资源与环境,发展数字化的知识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和平台,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成为校园中最为理想的“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的集成有机体,助力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最终建成智慧型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