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社会工作>职场动态>

不温不火的腾讯搜搜 为何没能成为另一个微信?

职场动态 阅读(2.76W)

腾讯高级副总裁李海翔的离去,让腾讯搜搜这个弃儿的悲催命运又一次被人提及,在此之前,腾讯副总裁吴军和腾讯搜搜的总经理孙良都相继辞职,另一个与腾讯搜搜关联的消息是负责腾讯搜搜的最高技术长官——腾讯的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也传言淡出,至此,腾讯搜搜内部的四大帮派的长老们要么退,要么隐,加上之前对腾讯搜搜的肢解,让我们不禁要问,腾讯搜搜怎么了?

不温不火的腾讯搜搜 为何没能成为另一个微信?

一种说法认为,腾讯搜搜亏损20亿是腾讯放弃搜搜的原因所在,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搜搜投入不可不多,时常见报章的是数以十亿的投入,刨除必要的'水分,量级还是对等的。

对于搜搜,腾讯一直很有耐心,自2005年起组建腾讯搜搜部门以来,至今已经又8年。8年的时间对互联网确实是个天文数字,腾讯上市也不过9年。

搜搜的时间窗口也不错,特别是2012年年初谷歌退出中国后,本来给予搜搜很好的机会,搜搜也从谷歌挖来了吴军等人,但结果是,几乎同时发力的搜狗抢到了份额,而如今刚起步的360也做得风生水起,唯独搜搜,不温不火。

搜搜在腾讯内占据的位置也很好,管理团队给予搜搜的战略地位也很高,5月份的分拆方案一直传出搜搜与微信、电商一起成为独立的公司分拆出去,最后的结果是电商果然拆出去了,微信虽然没有独立,但其超然地位也世人可见,唯独搜搜,不但没能独立,反而被肢解,而且很有可能年底成为腾讯的重灾区。

就是这样一个资源投入巨大、耐心足够、战略地位突显,竞争格局也有利其长大的产品,并没有如愿长大。对比微信在过去18个月内的奇迹般的成长,我们不禁要问,搜搜为何最终没有成为和微信一样在腾讯内成为新的牛掰产品呢?

表面看来,是因为没有张小龙这样的产品leader。因为张小龙每天中午上班,凌晨回家,整个腾讯广研的作息也由此调整成和张小龙匹配的时间表,这一点,如果说给搜搜上下的人听,真的难以置信,因为搜搜里派系实在太多了,有腾讯派、微软派、中搜派以及谷歌派。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搜搜如此多的派别林立呢?

这要从小马哥对搜搜的定位说起,小马哥是个天生有些保守和谨慎的人,是喜欢给腾讯建立护城河体系的。财付通和拍拍之于阿里有这个性质,搜搜之于百度也有这个性质,搜搜一开始就是防御性产品,这无可厚非,但2012年,随着谷歌退出,腾讯在接管谷歌一部分技术团队后也顺理成章的想接管谷歌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并成立了第五个BU来单独开疆拓土。于是,各方都来抢蛋糕。

不过,更核心的问题还在于,这样一个本是防御性项目转向进攻性项目后,并无革掉自己命的勇气和决心,相反在经营业务和简单复制的双重惯性带动下逐步平庸起来。

今天想一想,如果不是因为张小龙在广研,离腾讯的深圳本部有一城之隔,那么,微信会不会如此坚决的去革手机QQ的命,还真不好说。但至少在下看来,正是本着革掉自己命的出发点,成就了微信和张小龙。

相反,搜搜一直在维持,连基本的微创新都没有,更谈不上颠覆。也有人为此辩解,你是不知道搜搜里水是多深,好吧,如果真的有谁能拿出颠覆性的策略和勇气,说服和影响马化腾的话,那么,事情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说到底,搜搜也罢、微信也罢,这样的和主体业务不搭,需要催生出来新业务方向的项目,首先得有一个得到CEO(在腾讯就是马化腾)所认可,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强的Leader,微信有张小龙,反观搜搜,孙良不是,李海翔不是,吴军不是,熊明华也不是,三军无帅,累死众将。这应该也是马化腾最终对腾讯搜搜进行肢解的原因所在。

一个江湖传言,360曾经求购过腾讯搜搜,为此周鸿祎和刘炽平还接触并深入交谈过,可惜双方之前结怨很深,没能谈拢。还好没那样,如果那样的话,玛雅都会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