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文案>制度>

关于学生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

制度 阅读(5.54K)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学生管理制度范本(精选5篇)

学生管理制度1

一、步行安全

1、步行走人行道,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斑马线)。

2、不在马路上追逐嬉闹。

3、行走时不勾肩搭背。

4、三人及以上应成列行走。

5、进出教室不推挤。

二、骑车安全

1、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靠右骑车,且骑在非机动车道或靠路边骑车。

3、不逆向骑车、不带人骑车。

4、不骑飞车,不骑单放、双放把手骑车。

5、骑车应集中注意力,不谈天、不追逐,密切注意周围车辆及行人。

6、雨天不打伞骑车,要用雨披。

7、自行车要经常保养、检修,确保刹车灵验。

三、乘车安全

1、不乘坐超载、无牌证和安全性能不良的车辆。

2、乘车时,不把头、手伸车窗外。

3、不与驾驶员谈天,不做影响行车安全的事。

4、排队上车、下车,先下后上。

四、其他安全

1、拐弯骑车要减速,穿行马路请下车。

2、晚上骑车须小心,看清路面很重要。

3、骑车不带重东西,扣动响铃要及时。

学生管理制度2

为了确保乘车学生周末往返学校的安全,特制定学生接送车管理制度。

1、 成立学生接送车领导小组,做到有组织,有领导。

2、 正常性的开展学生乘车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教育学生不乘拖拉机、摩托车、残疾车和改装、拼装、报废客车等运营车辆,做到文明乘车。

3、 做好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让学生熟记常用交通标记和信号。

4、 每学期开学对要求乘车的同学进行填表调查,确定接送车乘车对象。

5、 及时召开乘坐接送车同学会议,以乘车路线分成若干小组,确立组长,明确各项要求。

6、 政教处同志每周轮流对乘车同学进行管理、组织活动,做好情况记载。值周组负责护送学生上车。

7、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签审学生接送车管理营运单。

8、 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接送车进行证件及车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9、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对接送学生的车牌号码、拉载人数、驾驶人保险情况、接送时间、路线、趟次、接送方案及协议等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10、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努力做好接送车的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制度3

一、学生按学校指定的房间入宿,不得擅自调换房间。

二、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熄灯。

三、宿舍里学校配有固定的设施,不得将学校其它地方的`物品拿到宿舍使用。

四、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宿舍卫生”标准,做到“整齐清洁、团结友爱、爱护公物、确保安全”。

五、学生在宿舍内做到:

1、禁止午休和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嬉闹。

2、禁止往窗外、门外泼水、抛杂物。

3、禁止往便池、水槽倒剩饭、剩菜等杂物。

4、不随地吐痰。

5、禁止私自拆、改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

6、禁止使用功率较大的电热设备。

7、不在宿舍内打球、踢球等。

8、不在宿舍墙壁上乱涂、乱画、乱贴、乱钉、乱挂。

9、不在宿舍焚烧物品。

10、未经学校同意,不得私自在宿舍内留宿他人和在校外过夜。

六、宿舍内住宿学生每天轮流值日,积极清扫卫生。

七、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禁止从暖气内采水。

八、室内无人时要关好门窗,以防被盗。

九、凡上述违规者,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损坏公物要赔偿和罚款。

学生管理制度4

一、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品行端正,认真对待测试工作,全体人员既要分工又要协作,共同管理好测试器材。测试过程中对学生态度和谐,耐心解答学生问题。

二、体育组对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统筹安排,合理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

三、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人员应该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和测试系统的微机管理方法。

四、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的档案管理,各类档案应分类合理、材料齐全。

五、做好测试器材的卫生整洁和仪器保养工作,室内勤打扫,仪器要定时充电,擦拭干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卸、改装。

六、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交接班时要明确清楚。测试过程中发生事故,要迅速设法解决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七、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必须听从管理,按要求规范操作各类仪器。

八、学生在测试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运动损伤。

九、学生测试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干净袜子,不得穿皮鞋、有跟鞋、凉鞋、长筒雨鞋、棉衣、棉裤,女生不得穿裙子,身上不得携带大串钥匙、刀子等。

学生管理制度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社团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情况、历史背景、邀请适合自身的指导老师,其目的为促进学生社团积极运作,使社团建设管理正规化。

第二章聘任原则

第二条社团以聘请一名指导老师为原则。

第三条社团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可聘请与本社团专业相符且对社团工作有足够兴趣的指导老师。

第三章聘请范围

第四条社团可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业素质人才、人脉广阔的社会人士、热心大学生活动事务的老师等作为指导老师。

第四章聘请程序

第五条由社团提出申请聘任人员,经当事人及校团委同意后方可聘请。

第六条由各社团向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提交指导老师个人档案等资料。

第七条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向指导老师发放聘任证书。

第八条指导老师的解聘工作由社团向社联提交解聘申请后注销或变更。

第五章权利义务

第九条要求指导老师每学年指导活动至少两次,或通过见面会、授课、演讲等形式参与社团活动。

第十条社团内部为指导老师提供适当的待遇,尊敬指导老师,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坚持自己的原则。

第十一条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向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或实物奖励等以感谢指导老师对社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