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实用范文>著名日记>

下乡扶贫工作日记

著名日记 阅读(2.94W)

下乡扶贫工作的进行旨在用先进科学的方法使贫困乡镇尽快地发展起来。下乡扶贫工作日记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欢迎参考学习。

下乡扶贫工作日记

第一篇:下乡扶贫工作日记

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我和局机关10多名职工,新年后又一次来到青天乡三槐村,深入到各自结对贫困户家中开展“二清楚二明确”活动,即弄清楚家庭状况、弄清楚致贫原因,明确脱贫路子、明确脱贫时间。

上午10点,我们一行刚到三槐村部,就和等候在这里的村干部与结对户热情地打招呼,相互问长问短,村部顿时热闹起来,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接着,我们在村会议室召开了简短的见面会,简要地总结与通报了去年来的结对帮扶情况。会上,乡党委书记说,三槐村在县人社局的帮扶下,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有显著提升;各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脱贫、发展一直倾力支持。我代表局党组向结对帮扶贫困户讲述了2015年所做的帮扶工作,并简要地介绍了2016年的计划安排,把我们所做的和准备做的事情,明确告诉大家,让大家清楚明白。这次走访送温暖活动中,我们每个结对干部个人捐资700元,由村两委统一准备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向结对户送上一点心意。

随后,我们在各自结对贫困户的引导下,深入到他们家中走访慰问。虽然山中坡陡路滑、崎岖难行,但大家精神饱满,亲自背着大米、拎着食用油,步行数公里的山路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实地了解致贫情况,商议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槐村掌形组王贻海户是我的结对户,全家3口人,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他做建筑砌匠的一点工资和一点茶桑收入,收入微薄。他家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上大学,入不敷出,开支较大,家庭很贫困。我和乡党委王书记步行4里多山路来到他家,看到我们来后,王贻海同志热情地接待我们坐下。我向他详细询问了家里情况,认真听听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我很高兴地听说孩子学习很上进,家里目前虽然较困难,但孩子毕业后,就会负担减轻。看到他家空闲地较多,我建议他们今年多养几头黑猪,多种点土产品,我帮助销售,一起共同渡过眼前的困难。王贻海告诉我,今年他准备搞种养业,养殖3头有机黑猪,利用猪粪养泥鳅;准备开挖一口渔塘。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感觉到他家致富很有希望。我当即表示,帮他一起联系项目,让他好好谋划清楚报到村里,叮嘱他保重身体,有什么要求及时和我联系,我会尽力提供帮助的。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老王热情地留我们吃饭,看到他们忙前忙后,不忍多打扰,就告辞返回了村部。回来的路上,踏着新铺的泥土,吃力地爬上山坡,我看到老王家房顶上飘出袅袅炊烟,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想:春天已经来了,收获硕果的金秋还会远吗?

第二篇:下乡扶贫工作日记

今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了乡政府。按照前天的计划,今天我和乡党委马xx、乡政府xx乡长前去省交通厅协调xx及xx村通村公路项目的实施问题。昨天我已和我们人大常委会傅xx副主任约定今天下午两点他带我们去见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

早晨找书记、乡长办事的人比较多,所以我们到十点多才离开乡政府出发。路上我顺便联系了一下办公室,得知我们人大常委会秦国祥主任也在单位,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单位见见主任,汇报一下近期我在这边开展的帮扶工作,顺便通过主任协调一下xx村民异地搬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村里走访时征求到的一条普遍性的意见建议。上周我给主任汇报时,他也非常赞同异地搬迁,认为这是xx村根本性的出路。事实也是这样,xx村二百余农户通过投亲靠友自发搬迁现在只剩下96户常住村内。如今这些农户恰恰就是无能力搬迁、也是最需政府扶持搬迁的农户。

乡上的司机小祁开车很快,十一点半时我们已到了市委大院。由于离开单位时间较长,见到院内的树木花草有种久违的感觉。敲开主任办公室时,令人尊敬的秦主任热情地和我们握手问好,还慈祥地看着我说:“你辛苦啊!”,一股暖流即刻传遍我的全身,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用微笑代替。我给马书记、梅乡长倒上茶,便向主任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简单地汇报了我们驻村帮扶组最近几天所做的主要工作。听到马书记、梅乡长在一旁对我工作的评价后,主任很是高兴,鼓励我继续好好干。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我能深入下去开展工作,并做出一点自己欣慰的成绩,是和主任及单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主任的'叮嘱和教导时刻催人奋进。主任的人格魅力不得不让人信服,不管是我的工作还是家庭,主任都给与了太多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从心底感恩他,并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发奋工作。

汇报完后,我们向主任提出了协调解决xx村村民异地搬迁的请求。他当即给民和县扶贫局杨局长挂电话说明事由,要求其给予支持。通完电话,他给我们说杨局长表示全力支持,有两种方案,一是整体搬迁,但前提是落实好安置的土地;二是由农户自行搬迁,政府扶持3万元资金,村内原居住地庄廓必须恢复为耕地。我们非常感谢主任的协调,表示回去后立即征求村民的意见。我当时想整体搬迁不太现实,因为全村需要搬迁的农户接近100户,大概需要土地200亩,村里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如果由农户自行搬迁,不搞“一刀切”,虽然扶持资金较少,但符合村民意愿,比较灵活。

下午两点半时,我们和傅xx副主任如约赶到了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办公室。厅长也是我化隆的老领导,和以前一样依然热情,但比起以前明显瘦了许多。我们说明来意后,他当时就和海东交通局和民和县交通局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联系。得知xx村通村油路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他明确表示明年开春一定动工实施。但是从高崖村至xx村的公路项目没有列入规划,且是土路,他说不好办。但是稍稍迟疑后他说:“你们回去后赶紧给县交通局打报告,先申报砂石路,到明年下半年再申报硬化路,这样的话资金够用,也好审批实施”。没想到事情办得这样顺利,我们连声向他道谢,他说:“傅主任是我的老领导,他带你们来了,我不帮忙不行啊!”。

走出交通厅办公大楼,我觉得一身轻松,同来的马书记和梅乡长也喜形于色,我们一路说笑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