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谈初中生思想状况的应对措施

毕业论文 阅读(1.84W)
谈初中生思想状况的应对措施
摘要: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心理需求和个性特征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把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在工作中做到“八个结合”。

关键词:心理需求;个性特征;学生

  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处于人生情绪波动的关键时期,所起作用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成因、转型、转化作了大量详实调查和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和个性特征
13~17岁左右的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乐观自信。表现为好奇心强、有冒险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心理需求逐渐加强,特别是社会属性方面的需要明显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有四种:友谊的需要、独立的需要、理解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时,他们会主观的认为是社会对自己的不理解。积极性受挫,美好愿望不能实现,个性得不到发展,从而表现对社会、对成人的怀疑。内心痛苦、焦虑、甚至走向极端,从而表现出初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自我的封闭、对事物的质疑、对社会的叛逆。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心理需要,不考虑他们的个性特征,不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就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
  二、把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
  1.艰巨性
  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处于未成熟期,加上涉世不深,认识问题不够深刻、全面,从而造成了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其一,由于心理成熟程度不尽相同,形成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其二,由于心理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理的成熟为基础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促使个体的发展,形成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其三,由于属于青春期和心理未成熟期,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出现反复,形成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反复性。
  2.必要性
  一个人的发展与先天性遗传素质有关,同时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也有着内在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也是说明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的重要作用。随着初中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逐渐走向成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初中生的个性和品质的可塑性。
  认识到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给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以必要的思想准备;把握住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实现初中生的个性和品质的再塑造,说明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必要的信心。
  三、把握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原则
??? 初中生思想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根据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综合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其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是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主张,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系统性原则
  具体指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坚持循序性、完整性和全面性,才能保证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3.一贯性原则
  它要求初中生思想教育环节的连续性与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教育工作内容的一致性统一起来。如果朝令夕改,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从而降低教育的功效。
  4.因材施教原则
  其一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到因人、因时施教,不能千篇一律,否则会影响教育效果,其二要实事求是,不能文过饰非,做表面文章。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做好分类指导。
  5.渐进性原则
  其一是初中生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二是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毕竟是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入情入理,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脚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