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学生个体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 阅读(4.6K)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但事实上,不同的学习者对语言的熟练程度相差甚远,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尊重并且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个体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所变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深刻感受到,在同一个平行年级内的两个班级成绩会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了。究其原因,学生个体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相当突出。事实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表现多样,就英语学习而言,个体差异的研究如中学生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语言能力等个体因素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观察,并在研究了前人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语言发展、兴趣与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运用、情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学习者成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

目前,英语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英语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时地、适当地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英语教师有待努力的方向之一。个体差异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与英语教师共同探讨学生之间的多方面差异性,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促使个性差异的积极因素不断发展,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材施教,从而使英语教学达到少时高效的效果。

一、语言意识和语言发展方面的差异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种交际工具,学生要用它去表达某种思想和认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就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因此说,从语言意识和语言发展水平来看,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除了认识上有差异以外,在语言接受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语言的学习和交流是一种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层面上的复杂的交流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到语言知识,而且涉及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差异,学生由于个性不同,接受能力和表达的方式也就不同。教师要了解并发现每一位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已经达到的语言发展阶段和语言意识发展程度,克服不利因素,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

思维发展与语言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会阻碍学生的语言意识发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感觉到压抑和负担,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不能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依赖性、被动性。农村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教学的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相对薄弱,英语教学的情景和氛围得不到很好的创设和营造,周而复始,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通过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求异思维,促进学生语言意识的发展,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活动中习得语言。

二、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的差异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表达”,达到“保持英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意愿程度有所不同,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也有关系,但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不同的,对英语越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英语就越起劲,而且学习信心越足,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好,学习兴趣也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有了兴趣就能把学习转化为快乐的过程。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种苦役,学习没有信心,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够,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紧密联系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与意愿程度是不同的,动机来源于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也是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的高低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与个体差异也有关系。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认知方式在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任务上有不同的优势。教师应了解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并引导他们采取与自己的方式相适应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语言的习得。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机也有密切联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采用奖励、表扬等正面评价比惩罚、责备等负面手段更能促进学习动机,教师、同学们的关心、爱护更能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便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三、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获取和掌握知识所采取的计划、步骤及习惯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学习方法实际上是其个性的一种体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独立的确定自己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并能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的能力。学生在语言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一些有意义的差异。

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听来获取语言知识,有的喜欢阅读,通过看来获取语言知识,而依赖性强的学生则喜欢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完成作业获取语言知识。

个性上的差异,不仅会影响学习方法,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程度。一种模式的教学方法,会使有着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失去信心。学生迫于压力而学习英语,因而随意性、盲目性很强,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特别是高一的学生,容易受到初中语言学习模式的影响,倾向于采取听、读等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很少进行产出式的说、写等活动。而学习策略的缺乏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研究学习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能掌握学习策略,但如果依靠学生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走太多弯路,而且大部分学生难以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获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教师教学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策略,通过专门的或者是渗透式的学习策略教学,可以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策略,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提高学生“学”的质量,特别是能够促进或改进因不具备学习策略或学习策略掌握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采取不同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法自己构建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实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之间的互补。

四、情感方面的差异

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大胆,活跃的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富有激情地参与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他们学习成绩好,学习上有成就感,教师赞扬他,同学羡慕他,学习上更是快马加鞭。而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消极情感态度就可能不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他们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教师不高兴,同学也不重视他,所以他们的情绪处于抑制状态。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能使他们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学习英语是获取更多知识和进行广泛交流的手段。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认识方面也是很肤浅的,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观察他们认识的程度。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要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认识不同,了解他们在认识上的差异。学生在认识上的不同不能说明他们就没有发展潜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分为差生和优生,应该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在情感方面理应一视同仁,学习相对滞后、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或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分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激励他们学好基础知识,为今后富有个性化的成长创造无限的空间,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可能是第一,都可能是最优秀的。

在成功的语言学习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育是绝对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意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外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外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加强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性格差异中的积极因素,因材施教,因利势导;要鼓励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使策略适应具体的语言任务。作为外语教师,我们要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发挥学生个体差异中的积极因素,适当地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3]钱立均。树立学生主体的初步尝试[J]。北京教育,1999(5)。

[4]冯德宪,周祥。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限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7)。

[5]胡艳春。对农村中学英语课改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航,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