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君>好好学习>毕业论文>

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情感缺失探讨

毕业论文 阅读(3.66K)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上的成熟,目前研究者更关注于利用网络的学习者的情感缺失。情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而网络的时空特性限制了学习者的情感,本文在传统与网络教学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情感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可实施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学 情感缺失 探讨
  
  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自由、广阔的环境,网络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自我建构及个性发展得到了满足,但人们对情感教育尚缺乏理性思考。网络教学是网络技术的产物,但若没有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它只是一个空壳。网络教学虽拉近了人们的物理距离,却使人们心理变得远离现实而“自闭”。久而久之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解决情感缺失问题变得更加迫切。
  一、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时空特性。物理距离导致网络教学的师生处在时空两端,传统教学教师把表情、语调等直接传授给学生,而网络教学无法进行非语言沟通。
  2.学习方式。网络教学学习者自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性得到满足,而传统教学大多都是由教师或家长监督,他主性较强。
  3.知识表现。调查表明人类习到的知识中95%是隐性知识,网络教学中习到的多是显性知识,传统教学非语言交流使得学习者同时获得显性和隐性知识。
  4.情感展现。网络虚拟性和情感因素传输的困难都导致了学习者总在潜移默化中受他人的影响,而传统教学师生能及时看到对方的情感变化。
  5.反馈速度。教师在线即可对学习者的疑惑反馈,相反反馈就会延迟,学生亦是如此。网络教学兼有反馈实时和非实时的特性。传统教学能及时地反馈。
  6.学习情况。传统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集体进行学习,学习情况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网络教学教师不能掌握学习者是否在学以及情绪是否稳定等问题。
  赞可夫说:“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情感的重要性,要保证教学效果,就要解决情感缺失问题,找到原因,从根本上解决。
  二、情感缺失的原因探讨
  1.教师。学习者成绩、升学率依然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这种教育评价体制必然导致教师无形中重视认知而忽略情感。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是为了考试、过级等目的,网络教学很大程度上只是传统教育的映射。网络教育的课件、精品课程往往是显性知识,学习者情感因素很少涉及到。“学生需要伟大的教师”,它对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和技术水平的.压力。
  2.学习者。学习者性格、学习目的与自制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网络布局是否合理与学习者视觉疲劳间接导致情感缺失。社会进步要求人们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远大于对情感的需求,学习者本身对情感获得没有足够的重视。
  3.环境。“人—机”交互环境,面对不会说话的计算机,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会受挫,情感交流就会成为虚谈。海量的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刺激感,同时使人们失去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和判断力,甚至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网络虽使人们的交流快捷方便,却使人们心理之间越来越遥远。

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情感缺失探讨

三、情感缺失的策略探讨
  1.教师。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地转变会很困难,这将会是一个长时间的努力方向。不能仅从结果进行评价,要兼顾到学习过程,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网络素养等方面。其次,以学习者为本,切实做到对学生负责,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把情感因素融入到课件或课程中,多设计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协作式方式,对学习者的疑问及学习状况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再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新技术,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教师应重视情感性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古代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教师只有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情感因素才会对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
  2.学习者。首先,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拥有一定的网络自制力。学习者也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要多进行独立思考。再则,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